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紧急求助!刚分的任务,任务期限到12月30日。断面形式:城市主干路II级,40Km/h,5m人行道+7m非机动车道+2m花坛+15m机动车道+2m花坛+7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结构层厚度:机动车道61cm;非机动车道39.5cm;人行道29cm。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均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纬地一般公路我可以做,但是城市道路没接触过。这方面完全是白痴啊...我们处没人用纬地,带我的那个现在用鸿业,但鸿业只有一个加密狗,新买的话时间来不及了。有哪位高人用纬地做过市政道路,指点指点我把。。。谢谢了...[ 本帖最后由 kakateluo1987 于 2011-12-28 13:14 编辑 ]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C1997]2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75—97,自1998年 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7年10月8日术 语 2.0.1 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2.0.2 道路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0.3 分车绿带 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
1.根据规范,道路交通量到达饱和状态时的道路设计年限为:快速路、主干道应为20年,次干道应为15年,支路为10年。同时各种类型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沥青路面为10年、15年,水泥路面为20年、30年。请问这两个设计年限有无关联?2.请问如何得到路面营运第一年单向日平均当量轴次?3.请问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关系?4.请问沥青路面设计时为什么常用基层为计算层?
看到是好书,所以上传,希望大家喜欢.共同进步.
收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RT,本人曾有过公路施工经验,后来转行做设计,公路设计院没进去,先进了一家市政设计院,目前干了一年,假如以后想转公路设计的话,好转么
城市道路设计平面纸上定线,所谓纸上定线即是根据现场调查、规划和交通等要求,直接在已测好的比较精确的大比例尺(一般为1:500)地形图上,把一条道路的平面位置初步确定下来。具体地说,就是确定道路中线和两边建筑红线在平面上的位置和立面上的高程,且要详细地确定每一段路的具体走向,转折地点,弯道半径,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衔接等。 纸上定线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它必须全面和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掌握技术标准,处理好它与自然条件、地形、地物之间的矛盾。定线前必须实地察勘,走访有关单位,然后慎重考虑,反复推敲,仔细定线。 纸上定线的方法和步骤,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套用。以下只提出法,主要还需通过多次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一)注意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些基本原则和大致做开辟一条新路或是改建一条旧路,它可以有利于工农业生产,方便人民的生活;但它又往往需要拆迁房屋,占用农田。因此,定线中必须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差地、劣地,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对旧城区,必须注意“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反对大拆大迁,乱拆乱建,要保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Word版 方便大家查阅修改。:)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对于小于40km/h设计速度时,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没做规定,设计时怎么知道所取半径是否要设缓和曲线?
一、 我国城市道路分类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 梁永基、 王莲清主编, 林业出版社。 我国城市道路分 为四类: 1、 快速路 2、 主干路 3、 次干路 4、 支路 1、 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 联系市区 和主要的近郊区、 卫星城对外公路等, 为城 市中大量、 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对向车行 道之间应设中央分隔带, 其进出口应采用全 控 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 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 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 量车 流、 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进出口, 机动车 设计时速 60-80 千米/小时。 2、 主干路为连接城市的主要工业区、 住宅区、 客货 运中心等主要分区的干路, 以交通功能 为主, 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自行车交通量大时, 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 如三幅路 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
《城市道路设计》与《高等级公路机械化施工设备与技术》,超星书籍,教育网校园网用户可看,其他网络好像不行,书是好书,就是超星没有好的破解版提供给大家,这是我给学生上课的教材。
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图集(参考) 转载自:中国土木科技网
我国城市化进程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推进,从而使海绵城市理论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中,在原有城市道路工程中总是时常出现水土流失以及其他相关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也严重限制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该科学合理的应用海绵城市理论,促使我国城市道路设计水平得以提升,有效推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事业的发展,改善和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
论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规划设计
小妹刚接触路桥专业设计 碰到很多问题,目前一个最头疼的是圆曲线半径确定的问题。看《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比如40km/h的行车速度,有两个最小圆曲线半径,一个是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300,一个是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500,那么,如果即不设超高又不设缓和曲线,到底以哪个为准呢?还有,规范里都是规定最小值,没有上限规定,那么,选择的半径是不是越大越好啊?总的来说,应该从哪几方面考虑才能更好的选择适合的圆曲线半径呢?希望大家知道一点说一点啊,多谢。
本帖目录(看有没有你需要的)第一页第2楼 鸿业道路6.0.20070418.1030版PJ第3~11楼 鸿业道路6.0.20070418.1030版安装文件第20楼 用鸿业做的一条完整的路第22楼 用鸿业数据文件第23楼 初步设计图纸目录第24楼 道路纵断面图第25楼 路面结构设计图(沥青路面)第26楼 路口无障碍坡道设置图第27楼 人行道与自行车道铺装图第28楼 路基边坡防护设计图第29楼 交通组织图第30楼 土方横断面第31楼 土方数量表第二页第50楼 施工图设计说明第51楼 路面结构(水泥路面接缝)第52~53楼 道路平面图 第54楼 路口竖向设计第56~63楼 鸿业市政道路系列产品7.0 for R16 安装文件第三页 第64~66楼 鸿业市政道路演示 第67~70楼 互通立交演示 第71~72楼 旧路改造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