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有几个35kV变电站想上综合自动化系统.想请教各位,目前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流厂家有哪些,哪几个厂家的品质较好一些.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 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了世界每个角落。电力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微机控制时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简单可靠、可扩展性强、兼容性好等特点逐步为国内用户所接受,并在一些大型变电站监控项目中获得成功的应用。 1.1 系统概念 1.1.1系统设计思想 完整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除在各控制保护单元保留紧急手动操作跳、合闸的手段外,其余的全部控制、监视、测量和报警功能均可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完成。变电站无需另设远动设备,监控系统完全满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功能以及无人值班之需要。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有以下特点: (1)分布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今后变电站发展的趋势,但是现在由于施工与安装以及运行、维护上的一些问题,使其实际使用并不理想,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所在的220KV变电站刚进行过综合自动化改造,对于综自系统,过去我只是听说过,但还是第一次使用,用过或正在使用的朋友们,给谈谈综自系统在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吗?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也好让我有个心理准备。我在这里先谢过了。
变电站安全运行系统
从雷电流侵入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途径出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1 低压电源系统防雷措施
知识点:变电站电源系统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的探讨摘要: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入手,分析雷电入侵设备的路径,结合九江妙智变电站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雷防护措施。关键词:雷击 过电压 防雷措施 变电站二次设备1、 引言随着电力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深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多,雷电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的危害越发突出,2004年九江地区妙智变电站二次设备多次遭受雷击,造成二次系统设备的继电保护误动、拒动的事故,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九江地区妙智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防雷的新技术,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措施。2、 雷电危害及雷电入侵变电站建筑物内弱点设备途径分析2.1雷电的危害雷电从形式上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面上某一点(如树木、建筑物等)直接放电,感应雷是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其中对地雷击由于距雷击点较近,产生的感应浪涌电压较大,作用半径也大,作用范围内的电子设备均是破坏对象。雷击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直击雷可以
河北省衡水供电公司 王智卜 赵志辰 王津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大量采用远方集中监视、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电网发展的趋势,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以及运行和检修的管理体制等问题。基于运行经验,该文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监控功能;通信规约;设备选型中图分类号:TM7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09-004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热点之一。它既是电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我国每年变电站的数量以3%~5%的速度增长,每年有千百座新建变电站投入运行;同时根据电
费从亮 江苏省金湖供电公司 211600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变电站智能设备状态综合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为设备状态的检测和不良设备的维护提供了检修依据。[关键词] 智能设备、状态检测、EIS、EII一、前言随着电力系统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全面改造,为保证电力生产安全高效运行,各生产部门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主要依赖于对运行中设备的状态检测以及在线监测手段,这就要求设备的各种状态信息能够实时远程上送,运行维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呈劣化特征后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近几年电力事业飞速发展,新型电力设备大量使用,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日益增多等,都给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并且已经严重制约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快速发展。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由于各厂家设备采用的通讯接口并没有相关的统一标准,因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变电站智能设备在通讯接口的选择上存在着
变电站,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称为变电所、配电室等。 一、概述 传统的变电站监控系统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只能进行现场监视,简单的报警信息传输,无法实现远距离智能化控制,对于前端具体情况的了解、现场控制和事件的确认是非常困难的,无形中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发展越加完善,尤其是在电力系统变电站远程监控中,广泛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对于变电站这样的行业来说,远程、实时的智能化监视和控制是行业系统安全运作必备的前提条件。 对于常规无人值守变电站来说,如何将远程的监视、遥控、环境、防盗、消防、油、电
变电所实现综合自动化的目的是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减轻运行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变电所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包括变电所电气量的采集和电气设备(如断路器等)的状态监视、控制和调节。通过变电所自动化技术,实现变电所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操作,保证变电所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当发生事故时,由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等完成瞬态电气量的采集、监视和控制,并迅速切除故障,完成事故后的恢复操作。此外,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还具有监视高压电气设备本身的功能(如断路器、变压器和避雷器等的绝缘和状态监视等),并将所采集的信息传送给调度中心,以便为电气设备监视和检修提供依据。1.集中组屏式集中组屏式结构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所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保护、自动控制等功能。在集中组屏式系统中,按功能划分为高压保护单元、低压保护单元、遥测单元、遥信单元、遥控单元、电能单元、电压无功单元、交流和直流电源等单元。这些单元由一个总控单元加以控制,总控单元以串行通信(RS-232、RS-
一个变电站,肯定在投运送电之前,要对所有设备进行调试,请问有没有这方面的调试规程或调试说明书?作为电建论坛,肯定搞调试的人不少,请大家帮忙。谢了220KV、110KV或35KV的综合自动化调试书都可以。
比如一个110/35/10kV变电站,它的传统用电系统是直接从35kV和10kV的母线上引出一条线接到站用变压器上或者从10kV的两条分段母线上引出,但为什么从35kV母线也接出一条线到站用变压器上呢,一般来说变电站用电不是10kV引出就可以了的么?顺便问一下,现在的变电站比较新的站用电系统是什么样的啊?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该演示系统对初学者很有用处哦。
电力系统如何防止错误的倒闸操作而引发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一直是困扰本行业的重大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凭其独特的逻辑判断能力在不久的将来担负重任,同时,如同在其它行业一样,计算机的模拟(甚至于仿真)培训系统也使电气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微机防误闭锁系统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基础、智能专家系统为核心的防止人为操作失误的计算机监控体系,它由以下六大部分组成:微型计算机、模拟操作及显示屏、现场信息采集及通信系统装置、电脑钥匙、电子闭锁装置、智能专家系统软件等,以及电源、打印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以服务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为中心。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为新的保护和控制技术采用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过去能解决的变电站监视、控制问题,促进各专业在技术上、管理上配合协调,为电网自动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水平。如,采集高压电器设备本身的监视信息,断路器、变压器和避雷器等的绝缘和状态等;采集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等装置完成的各种故障前后瞬态电气量和状态量的记录数据,将这些信息传送给调度中心,以便为电气设备的监视和制定检修计划、事故分析提供原始数据。对新建变电站取消常规的保护、测量监视、控制屏,全面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少人值班逐步过渡到无人值班;对老变电站在控制、测量监视等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少人和无人值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