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CE碳科技 作者:中城环境 郝粼波、杨柳、何江海、王志杨、李欣、王晨瑾
建筑固废资源化是建筑生命周期闭环的科学组成部分。 以黏土和木材为主要建材的古代建筑本身易于拆解、重复利用与废弃物再生,建筑固废环境危害性不大,资源化也简单易行。而现代建筑主要以混凝土、钢筋、红砖等工业化产品为建材,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再生利用,因而建筑固废很难被自然消纳。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测算数据,我国城市建筑固废年产生量超过20亿吨。填埋处理方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存在安全隐患,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欧美等国家的建筑固废资源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我国建筑固废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建筑固废资源化技术和经验。因此,需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固废资源化道路。
我做结构的,偶尔做建筑,用天正建筑画的图在没有天正的机器上面打开缺少很多东西,麻烦!大家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或者推荐一个软件!谢谢!!
仅仅是调查一下~~~~~看看个位对建筑了解的多不多~~我是了解的很少的`~~现在努力学习ing^^^^
这个流派、那个风,这个大师,那个式的,没完没了地乖张喧闹。建筑这东西落到实处的好就一个词——舒服。足以涵盖其空间内涵的精髓。无他。原本就是沁染在中国文脉中成长的人,任凭你如何出位,你也无法逃脱骨子里的中国,就像孙大胜腾云驾雾翻天覆地也还是在如来的手掌中一样。中国建筑师只要你放开了尊重生活去设计,即便你引用了他国的建筑形式,你还是中国的。看看我们的大街旁那些“很外国”、“很异域”的家伙,连同那些完全抄袭的在内,没谁逃脱很中国的烙印。放轻松,摒弃作态的虚浮,设计出属于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好建筑是顺理成章的简单事。怕只怕把“中国式”也供成了一种停滞效仿的做作,扭捏了得。那样,即便是有文化自信的初衷,也还是会落得同摹仿异域建筑文化表面形式一路上的“五十步笑百步”傻乎乎自以为是的那啥。建筑是生命体。用各种风格、流派来分类,仅仅是为了便于认知它演变发展的来龙去脉,一种小小的方式方法。如果我们把小伎俩当做原则去定义建筑,无异于将建筑的生命凌迟,把它分落的碎片放在了历史的街边示众。这样被定义出的建筑,被我们用对形式的敬意和诚挚一个一个、一批一批整成烈士了。
很简单的一个办公楼,长46.8m,宽8.7m,每间办公室3.6m宽,6.6m长,外有2.1m宽走廊,每层平面都一样,共六层,我认为设置二个消火栓就行了,但那需要二个都安在中间部位(或者用双头消火栓?),否则得安三个,你们怎么认为,给我出出主意。
本帖最后由 a7313506 于 2013-4-18 20:27 编辑 08--13年时候的现场
请问这个建筑叫什么啊
本帖最后由 daerzhihun 于 2014-10-23 19:26 编辑 1,一般建筑物内常见的都有哪些井管?哪些一般是留检修门的,哪些不要留?2,井管内都必须要进行抹灰吗?(包括电梯井)3,各井管一般都在哪些工序结束后才能够封闭?留检修门的提前封闭不影响安装吧? 问的有点多,先谢谢各位。。。希望大神们不吝赐教
结构外行看建筑-长见识了
小弟今年刚刚进入设计院,以前做施工的,感觉一头雾水,不是道如何入门。我的设计院很小没有师傅。一有工程就头痛不是道自己设计的怎么样。合不合规范。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吝赐教啊。领导就说多看图纸。希望听听大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