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截面抗压算竖筋,斜截面抗剪算平筋。 配筋率大小依抗等,点二五点二被百分。 参见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17 <
在剪力墙预算抽筋和施工时遇到两个问题: 一、竖向分布筋起设位置; 二、在一个墙段按照设计间距设置竖向分布筋时,墙长不被设计间距整除,有一定余量。 解决思路: 对第一个问题,按距暗柱边一半设计间距起设; 对第二个问题,分两种情况,当两暗柱间墙段较长,设置竖向分布筋数量多,可在满足质量规范对间距允许偏差的前提下,将余量分摊到各个间距中;而当两暗柱间墙段较短,设置竖向分布筋数量少,不考虑质量规范对间距允许偏差的要求,保守点,
剪力墙分布筋体积配箍率表
剪力墙身竖向分布钢筋为HPB300的圆钢,是否需要设置弯勾,弯勾的角度和长度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有什么可以参考的规范吗?
剪力墙墙身分布钢筋如何计算? 除0.25%、0.20%配筋率以外。请不要直接告诉我它就是最小配筋率,请解释原因。有没有不是最小配筋率控制的情况,此时如何计算?
本帖最后由 结设是艺术 于 2017-3-18 17:55 编辑 型钢混墙分布筋,每米不宜少6根。直径不小8mm,率随抗等当依遵。 【注释】型钢混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每米不宜少6根:分布筋单排筋间距不宜大于300。率:分布筋配筋率。抗等:结构的抗震等级。参见JGJ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9.2.82017.3.18
当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与约束边缘构件不在同一个位置时,非阴影区的拉筋该如何设置,依据又是什么?注: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不计入体积配箍率。求知道的大神解答下,感激不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 7.2.26中的第四点,墙体水平分布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请问墙体的分布筋可以作为连梁的腰筋吗?还是连梁除了分布筋外还要另外配置腰筋?如果墙体的分布筋小于10mm,在连梁位置如何处理?
一、关于剪力墙分布钢筋的求法我的理解是:针对满足构造要求(最大间距、最小直径)的选项,验算最小配筋率ρρ=nAsv1/bs,那么此处的n怎么取呢?是否规范中规定的“双排”就取n=2?施老的《建筑抗震设计专题精讲》第424页,配筋砌块砌体的剪力墙,求竖向分布钢筋ρ时,也取的n=2,但新《抗规》F.3.3中规定: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竖向分布钢筋宜采用单排布置,此处取n=2是否错了。二、关于水平配筋砖墙求总配筋率时,As的求法。以前做题时,As都是已知的,但《建筑抗震设计专题精讲》第392页,[例7.1.45],题中,是这样一句话:“每隔两层砖在缝中加两根d=6mm的钢筋”怎样求As呢?(层高为3.4米)三、对两端设构造柱的墙段,rRE到底该取多少?《砌规》表10.1.5中规定:两端均设构造柱墙,受剪时rRE=0.9,组合砖墙rRE=0.85,那到底什么是组合砖墙呢?两端均设构造柱墙是否是组合砖墙?盼高人指点,感激不尽!
1.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二级剪力墙一般配 8@200 就够了(高规7.2.17)请问这个规范上没说明钢筋等级,请问是不是无所谓啊?2.看剪力墙的计算结果时候有两个结果。一个是wpj,一个是边缘构件的的配筋结果,是不是边缘构件的结果就看低二个,而一般墙就看wpj.
拿到施工蓝图后,看到人防区的一块壁板和消防水池的壁板独立开来,这既增加成本费用,也增加施工难度,如下图:出于成本和施工难度考虑,这里可以优化成一块壁板吗?规范上面有没有具体要求?望高手赐教!!!
做剪力墙暗柱1是要满足构造要求2是要对PKPM计算书3.是要同层计算书合并4.是要各层计算书合并其中,涉及到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又有关系,所以各层的配箍还不同如果是按构造画图,我觉得还挺简单的但是各层归并和同层归并,这个工作量就感觉比较大,不停的核对计算书而且如果局部有较大的受力的,一归并就变成所有的类似的暗柱配筋偏大请问大家平时是怎么画剪力墙暗柱的?
1个18层的剪力墙结构,1,2层是商铺,商铺内没什么隔墙。请教下,如果没有隔墙的话,是不是地梁可以取消?还是地梁必须设置,要和剪力墙一起作用?
之前发过一个 剪力墙小问题的帖子 承蒙各位关照但是貌似有的朋友误解我的意思 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那一小段“墙” 是 “墙” 还是 “柱” 而在于墙体这样开大洞 在建模上是否可用墙开洞来进行建模 (因为个人感觉在建模的时候并不能建进去一个这么小的柱子) 特此递上标准层的图 和 按照 框梁 和 剪力墙 开洞 建模的 位移结果文件 从结果来看相差并不大 两次计算中连梁折减系数暂定为0.8图中画箭头的部分都是跨高比大于5的“连梁”。图中画框的部分 原本在左侧也有 之后取消两个地块 标准层一样 一个90米 一个60米 本次计算书为 60米的那个如此多的大开洞 都按照剪力墙开洞建模是否稳妥?
剪力墙厚200,两段墙垂直,一边长1700,一边长1500,约束边缘构件应该是两边各400的暗柱,转角一个两边延伸300的暗柱,还是1700的部分远端400暗柱,1500的部分考虑为短肢剪力墙,转角延伸300来做呢?
剪力墙为什么要设置暗柱?最进在学习预制结构设计,关于剪力墙为什么要设置暗柱,设置暗柱的作用是什么?暗柱中的箍筋起什么作用?是否可以用箍筋代替剪力墙水平钢筋?还请有见识的各位大侠多说说自己的观点。
如图所款,,些为楼梯的剪力墙,,三个红圈内为YAZ,,问一: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暗柱处是排列在暗柱纵筋内侧还是外侧,那个资料有说明,还有就是地上与地下是不是相同,如不同,地上怎样放,地下怎样放.问二:如果放在纵筋内侧,是否水平筋在YAZ外LAE长度够了可以不用到最内侧弯15D,是否可以直锚.
1.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梁和板是按有梁板一块算吗?2.规范上说暗柱并入墙内一起算,但有些是暗柱,有些图纸说明是构架柱,构架柱和暗柱有什么区别吗?3.像转角处的暗柱或构架柱是不规则的,是不是与墙分开算,套异形柱的子目吗?哪位专业人士可以说一下呢?耐心等待中,谢谢了!
我用梁单元扩展生成剪力墙,原有梁可以删除吧?要是能删除的话,删除时可以选择“包括自由节点”么?连梁和剪力墙之间的连接程序是怎样模拟的呢?感觉一有剪力墙建起模来很麻烦啊。大家都是怎样操作的呢?请指点一下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