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北区艺术博物馆
不得不说彼得·沃克对于景观元素的极简化处理很好地在PWP延续了下来,这座博物馆是美国亿万富翁Mitchell Rales的私人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现代艺术作品。 户外空间干净而纯粹,为户外的艺术品提供了静谧安静的背景。室内空间围绕一个漂亮的湿地花园,可以通过花园将雨水收集至地下的三个水箱中。 PWP和博物馆合作了16年,从抵达博物馆的那一刻游客们便开始了景观的体验之旅。在“旅途”中,他们可以抛开一切日常的琐事,全身体地感受景观、艺术、自然和建筑。 你觉得这样的景观漂亮吗?
项目概况
古今艺术博物馆(
获奖:2009年ASLA综合设计荣誉奖 “该项目设计巧妙地运用了很多杰出的灵感,景天属植物构成的图案引人入胜,不论是在尺寸、颜色,还是在规模上。”——2009年ASLA专业奖评审团
建筑师: Studio Odile Decq地点:法国雷恩Zac de Cleunay项目面积:5,000 sqm项目年份:2012摄影: Odile Decq - Roland Halbe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文化领域出现日益趋同的现象,区域特色文化变得越发不明显。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则表现为各地规划设计中西结合、古今混搭风明显,结果导致城市景观、建筑设计的雷同、地域性特色的流逝、城市文化没落、城市历史文脉断裂。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对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对以后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域特征,地域文化,景观建筑,景观环境 在景观规划设计既定的背景中,自然、文化和审美要素都具有特定的历史环境,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他们,然后才能以此为基础设计。真正的具有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作品,除了功能合理之外,应充分体现该地区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点。只有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才是“活”的设计。 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从建筑、景观等方面研究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苏州博物馆2006年10月建成新馆
林荫夹道之最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篇文章会从我自身的从业经历出发,聊聊景观设计。
最新最全的境外全套景观方案和施工图 欢迎交流交换QQ:3795+22293帖子内留下邮箱或QQ联系 可获得境外方案一套图 纸 目 录1 B C A ( 贝 尔 高 林)方 案 部 分:1. 欢乐谷 文本2. 连云港 新港城3. 武汉东湖 香榭水岸花园全套手绘扩初文本(0301BCA)4. 广州星河湾扩初(3、4期)5. 在水一方6. 垂钓码头度假区设计7. 南中国海酒店8. 芭堤水岸9. 贵阳山水黔城10. 昆银山水11. 中海康城12.南京河西新城区CBD13.合肥森林公园规划景14. 福州日出东方15. 北京北苑16. 北京旭东17. 翠湖宾馆18. 东堤湾19. 东泰华亭20. 東莞中信阳光澳园21. 佛山怡景丽苑方案及CAD扩初22. 鲁能-南域中央展示区23. 南京云锦美地
本人为女性,景观施工多年,想改行设计,请问哪位园林朋友有园林景观方面的视频教材提供,收费的也可考虑。并请设计行家们不吝赐教,告之有何捷径。谢谢!
地点:中国南京汤山 公共区域景观设计:HASSELL 基地面积:15公顷 在国际景观设计竞赛中胜出后,HASSELL受南京汤山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为南京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设计公共区域。该博物馆基地位于南京以东40公里处的汤山,公共空间占地15公顷,是南京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入口门户,是一块具有重要地理意义的区域,这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学发掘基地之一。
由英法合资的Matteo Cainer建筑公司设计的“永恒的魔方”日前公之于众。该作品将作为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设计大赛的竞标项目。整座建筑旨在表现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信仰。在饱受战火创伤之后,这个国家需要通过文化和信仰重新点燃人民对生活的希望。将场馆主体建在地下,象征着冲突和骚乱并未撼动这个国家的根基,阿富汗人相信有朝一日自己的国家能够再度崛起。 通过将整体建筑符号化,新建筑时刻提醒着人们他们曾经拥有过的骄傲的历史。整个建筑设计很好地贯彻了艺术家Rachel Whiteread”阴暗空间”的理念,通过建材和空间的虚实结合,将虚无的概念可视化,从而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博物馆的门廊显得呆板生涩,但是在绿树和渠水的映衬下去显得庄严肃穆。走进后,博物馆给每一个来访者留下独一无二的深刻印象。顺着阶梯我们从门廊来到了门廊的中心,深深刻在石墙上的文字仿佛使得到访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假如说建筑的外观设计代表了现代,那么巨大的石墙则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未经雕琢的原石将来访者带回到时空的起点。八个经过精心布置的展厅代表着这个国家八个重大历史时刻。
屋顶景观设计中常用到借景手法。借景是将园内视线所及的园外景物,有意识地组织到园内来,成为园内景色的一部分。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着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明末清初,造园家李渔也主张“取景在借”。杜甫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的西岭雪和东吴船既是框景,也是借景。说明借景能扩大空间感,丰富园景,增加变化,且不费分文。这对院墙髙筑的封闭式园林,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借景对现代城市中的园林也是重要的,但对无院内外之别的园林化了的城镇,只有互为对景,不存在借景关系。《园冶》中,把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说明借景除借园外景物,以丰富园内景观,增加层次和扩大空间感外,园内景物也可以互相因借。借景距离、视角、地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由于屋顶花园一般面积较小,而且一般居高临下,所以借景既十分必要,又十分方便。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借景手法。(1)远借借园林绿地外的远处景物,如玄武湖借紫金山,颐和园借玉泉山及西山,无锡寄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