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PKPM建模出的图,发现有的时候端头板高度是一样的,有时候会左边比右边高一些,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还请大神指点一二
主要有几点疑惑: 一、设计内力取一个高强螺栓的拉力还是两个高强螺栓的拉力,还是其它取法? 二、我个人觉得这个加劲板好像与端板连接面是抗拉或抗压,与翼缘连接处是抗剪,焊道也是如此,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是否分别验算这两种情况的加劲板强度和焊缝强度
板负筋问题~~~~~~~~~~~~~~~~~~~~~~~~~求解惑
施工现场在挖土过程中,没有做好管桩口的平板防护,导致在挖土的时候大石块落入管桩内,大约距离桩口3-4米,现在问题是无法进行接桩工序,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1. 截面尺寸
这个楼梯的弧形板怎么计算??? 手算毕业设计啊 高手指点一下。。。
各位,大家好!我是岩土工程的研究生,现在在南京一家小私人设计院做桥梁结构,在看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时发现还有管柱这一说法,请问如何解释?谢谢!还有这本规范是85版的,有更新的吗?
如题,现在甲方对含钢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如何才能正确合理的计算板的配筋在砌体结构中,对含钢量起着主要的因素。对于板的计算一直有些困扰,请设计同仁们指点:1.在pkpm板计算里按塑性还是弹性计算?2.板边界如何调整?我的做法:1.按弹性计算 2.相邻连续板中板厚不一致、相邻板板跨之比(大板/小板)大于1.3时,将大板、厚板与小板、薄板相接处调为简支。其它边界按程序默认。
8.4m*8.8m,8.4m*6.6m的柱子间距,板厚是100mm,该怎么做这个板啊?怎么布置梁?求给位高手帮忙~~
一块板,长度为b,宽度为a,沿长度方向受到拉力时。受拉前后的纵截面如图所示,拉伸前为长方形,宽度为a,但拉伸后却凸了出来,宽度为a1,这个现象用力学理论怎么描述啊,呵呵。[ 本帖最后由 majorshe 于 2010-12-5 09:26 编辑 ]
一个板的配筋,用探索者算的,承载力、裂缝宽度和配筋率都满足了,可是挠度超限了。这个配筋能用吗?如果不能用,那探索者为什么会给出这个结果呢?难道挠度不控制?手算板的配筋时好像也不用算挠度和裂缝什么的,pkpm在计算板的配筋时好像也没有算挠度和裂缝。很疑惑,希望有人能指点一下!谢谢!
农村老家新建二层砖混结构住宅,有一7180X6010双向板,C25,结构板厚150MM,楼面铺50MM厚地砖,楼底面15厚石灰砂浆,配三级钢,配多大钢筋合适?有哪位高手解急,谢谢!
管桩间距取3倍直径可以接受吗
各位大侠,专家。小弟遇一问题希望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先谢过了,急急急!施工单位自己做了一个门卫室,现在门卫室前面的走廊挑板长2100,120厚,无悬挑梁纯悬挑板,配筋是8@100.请问一下这样的板是否满足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现在有什么方案处理?谢谢了我计算后挠度不够。
最近做了一个项目,板厚100,C25的混凝土,因为板比较小,1500X3800的板,1500方向我配的是一级钢8@150,3800方向我配的是一级钢8@200,但审图下来,说我违反了GB50010-2002表9.5.1的最小配筋率(这可是强条啊,郁闷)我的计算是251/1000X80=0.31375%>45ft/fy=0.27%,我估计说我错是因为他们是按全截面算配筋率的,也就是251/1000x100=0.251%<45ft/fy=0.27%当然,下次我肯定不会配这么小了,但我想搞清楚下,板,梁,柱的最小配筋率到底是按有效截面还是全截面?(大学混凝土课本的例题是按有效截面算的最小配筋率。。。)
基坑支护,这样做有什么问题?
《混规》9.1.6条,,标示位置的板底钢筋问题。问一些工作前辈都认为是“板的实配钢筋值”,个人认为应该是“计算配筋值”,当然不一定对,现在把自己的理解贴上,以期大家批评指正。 1.计算假定。如图,按简支计算
顶层是坡屋面,但周围有布悬挑板,布置后默认是与屋面同样的坡度,如何使悬挑板水平布置呢?这里只是在学习软件时碰到的问题,与设计无关。
在设计网架支座的过渡板时的困惑,厚度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