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谁特有这方便的图纸,能上传个发来参考下,俺在这方面是个门外汉,想看下自己学习学习。不胜感激!!先谢谢了
小弟今年刚刚进入设计院,以前做施工的,感觉一头雾水,不是道如何入门。我的设计院很小没有师傅。一有工程就头痛不是道自己设计的怎么样。合不合规范。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吝赐教啊。领导就说多看图纸。希望听听大家的心声。
本帖最后由 a7313506 于 2013-4-18 20:27 编辑 08--13年时候的现场
请问这个建筑叫什么啊
结构外行看建筑-长见识了
图纸简介: 该图为某地道路护坡建筑设计、结构施工图纸,图纸包含:正立面图(1:100),a-a剖面图(1:100),a-a剖面图(1:100),格构梁结点钢筋布置图,锚索剖面图,底梁结点配筋图,压顶梁结点配筋图(1:20)等。 投稿网友: zzg1102zzg
本帖最后由 daerzhihun 于 2014-10-23 19:26 编辑 1,一般建筑物内常见的都有哪些井管?哪些一般是留检修门的,哪些不要留?2,井管内都必须要进行抹灰吗?(包括电梯井)3,各井管一般都在哪些工序结束后才能够封闭?留检修门的提前封闭不影响安装吧? 问的有点多,先谢谢各位。。。希望大神们不吝赐教
这个流派、那个风,这个大师,那个式的,没完没了地乖张喧闹。建筑这东西落到实处的好就一个词——舒服。足以涵盖其空间内涵的精髓。无他。原本就是沁染在中国文脉中成长的人,任凭你如何出位,你也无法逃脱骨子里的中国,就像孙大胜腾云驾雾翻天覆地也还是在如来的手掌中一样。中国建筑师只要你放开了尊重生活去设计,即便你引用了他国的建筑形式,你还是中国的。看看我们的大街旁那些“很外国”、“很异域”的家伙,连同那些完全抄袭的在内,没谁逃脱很中国的烙印。放轻松,摒弃作态的虚浮,设计出属于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好建筑是顺理成章的简单事。怕只怕把“中国式”也供成了一种停滞效仿的做作,扭捏了得。那样,即便是有文化自信的初衷,也还是会落得同摹仿异域建筑文化表面形式一路上的“五十步笑百步”傻乎乎自以为是的那啥。建筑是生命体。用各种风格、流派来分类,仅仅是为了便于认知它演变发展的来龙去脉,一种小小的方式方法。如果我们把小伎俩当做原则去定义建筑,无异于将建筑的生命凌迟,把它分落的碎片放在了历史的街边示众。这样被定义出的建筑,被我们用对形式的敬意和诚挚一个一个、一批一批整成烈士了。
很简单的一个办公楼,长46.8m,宽8.7m,每间办公室3.6m宽,6.6m长,外有2.1m宽走廊,每层平面都一样,共六层,我认为设置二个消火栓就行了,但那需要二个都安在中间部位(或者用双头消火栓?),否则得安三个,你们怎么认为,给我出出主意。
我做结构的,偶尔做建筑,用天正建筑画的图在没有天正的机器上面打开缺少很多东西,麻烦!大家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或者推荐一个软件!谢谢!!
仅仅是调查一下~~~~~看看个位对建筑了解的多不多~~我是了解的很少的`~~现在努力学习ing^^^^
大家好,我想问下主楼60米高,附带裙楼37米高,计算算出来是2类防雷建筑,接闪器要怎么设计??我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时,楼高比滚球半径还高,
[导读]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各国也竞相推出“绿色建筑”来保护地球。
本帖最后由 久禾润生态 于 2017-5-25 17:21 编辑 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做过生态混凝土,存在疑虑,不知道如何施工。现在,久禾润小编带您了解下。 生态混凝与护坡现场施工流程:1、施工放线,场地开挖。根据场地情况确定开挖边界,进行施工放线、场地开挖。2、坡面平整,施工放样。按照设计坡比进行坡面削坡,土层夯实平整,清理坡面的浮石、杂物,便于浇筑植生生态混凝土。接下来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放样。3、砌筑挡墙,铺设土工布,铺筑混凝土网格和框格。按照设计尺寸,在坡脚砌筑挡墙;在下坡面铺设土工布;4、浇筑植生型生态混凝土。严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只对一二三级医院做了明确的负荷等级等具体的规定。但是手中目前有个项目,是一个市级的残疾人康复中心,面积约1w平米。我查了下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属于三级康复中心,这个建筑应按什么建筑形式来考虑?按三级医院来考虑吗?
我认为中国建筑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问题。 我接受不了有些人,批评我们的建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建筑毕竟是从土地上慢慢生长起来的,是一个社会的结晶,你觉得我们的房子盖得比国外的房子差,那也是各种因素加在一起的结果。它还能是什么样子呢?它既没有往前跑一步,也没有往后退一步,它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如果硬要把社会正常的发展过程中有些看似“有问题”的现象指出的话,我觉得建筑师的从业心态,以及建筑教育界从学生的求学态度到老师的学术良心和知识水平与世界上许多建筑大国甚有差距。 如果9亿农民的中国,满街都是高科技建筑,那才奇怪呢!这个国家很多人的生活还处在靠老天爷赏饭吃的阶段,因此对现在的建筑而言,要解决的是大多数人的居住问题。如果说我们能够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占世界22%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那么我们此刻面对的,是要解决世界四分之一的居住问题。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直观外表。我从台北到美国西岸再到北京,有种很强烈的感觉,中国有自己的时钟,这个时钟从几千年前文明开始,就上了发条,它不停地走,没有停过
求助,对于工业建筑如何根据厂房高度、荷载等级折算成与其相当的民用建筑的层数?请大家指教
减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物某一层设置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隔震装置是隔震橡胶支座。 从反应谱上直观地说明了 延长结构自振周期 、
在《美术家眼中的徽式建筑原来是这个模样》一文中,我们不但知道了徽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还知道了徽式建筑白墙黑瓦、青砖青瓦的特征,同时也对古建物所使用的材料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不论是徽式建筑中的木雕还是天井,建筑多为木料结构,以柱、枋、檩、椽等构件组成。大家都知道木料最怕火,那么古人在古代建筑防火方面都有哪些措施呢?在消防设备和消防队伍强大的今天,不论是防火科技还是防火意识,显然都要强于古代,而我们仍然在时刻强调古建筑保护、古建筑防火的重要性。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没有报警设施,没有消防栓,古代防火完全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回看古代建筑防火措施个个堪称奇迹,古人智慧不可猜想。古代建筑防火措施-信仰防火1、五行之说。古人对自然现象及科技认知有限,信奉神佛,“阴阳五行”之说最为流行,认为世间万物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运动转化而成,五行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在电视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看见衙署类官式古建筑通常采用黑瓦为顶、黑砖为墙,这是由于黑色不但能够彰显衙署的威严、肃穆,而且古人认为“北方壬葵水,其色属黑”,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进而蕴含有“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