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剥落脱皮是由于冻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材料的损伤;2)内部损伤是表面没有可见效应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如动弹性模量降低)。至于新拌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后则会导致混凝土冻胀破坏。对于常年负温期为130d左右的地区,防治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在冬季施工中具有重大意义。当混凝土工程进入冬季施工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筑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象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2-16 10:46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久禾润生态 于 2017-5-25 17:21 编辑 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做过生态混凝土,存在疑虑,不知道如何施工。现在,久禾润小编带您了解下。 生态混凝与护坡现场施工流程:1、施工放线,场地开挖。根据场地情况确定开挖边界,进行施工放线、场地开挖。2、坡面平整,施工放样。按照设计坡比进行坡面削坡,土层夯实平整,清理坡面的浮石、杂物,便于浇筑植生生态混凝土。接下来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放样。3、砌筑挡墙,铺设土工布,铺筑混凝土网格和框格。按照设计尺寸,在坡脚砌筑挡墙;在下坡面铺设土工布;4、浇筑植生型生态混凝土。严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无细骨料。无砂大孔混凝土是颗粒均匀的粗骨料被水泥浆包裹其表面,水泥浆不起填充作用,仅将粗骨料胶结在一起成为一种多孔性材料。无砂大孔混凝土在水工中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排水暗管或作为平衡的水压力的透水体。无砂大孔混凝土排水体一般没有强度要求。 无砂大孔混凝土的制作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在松花江干流防洪工程科研排水站施工中就有无砂大孔混凝土排水体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制作与施工方法简述如下: 一、无砂大孔混凝土的制作 1、骨料的选择。选择粒径为15~20毫米的粗骨料,要求粒径均匀,骨料表面干净。 2、清洗骨料。用干净饮用水清洗骨料,主要目的是既清洗了骨料又使骨料充分湿润。 3、拌合。取铁板一张,把骨料平置其上,按重量比1:20~1:25加入水泥,均匀拌合,直到水泥浆均匀包裹于骨料表面为止。注意此时不能有流浆产生,骨料表面覆浆厚度以1~2毫米为宜。 4、浇筑。用废机油刷模,人工浇筑入模之后,用木抹子整平表面即可。然后用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其整体性良好,每个结构构件最好一次浇筑完毕,中间不停歇。如果因构件混凝土量大,中间需要停歇,则停歇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捣完毕。规范规定一般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当待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12千克每平方厘米时,才能继续浇捣。因为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和水泥经拌和后2小时开始初凝,但还不具备强度,如继续浇捣会使已浇捣好的混凝土因受震动而破坏凝结作用,所以必须待混凝土能够抵抗外来震动时,允许继续浇捣,这时两层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 水工建筑物的构件混凝土工作量都比较大,一次浇筑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基础与上部结构一般都分两次浇筑,即先浇筑基础混凝土,然后在基础上支模再浇筑上部结构混凝土。因模板工作量大,支模时间较长,有的长达2天。这样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如不加处理,势必影响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渗性。因此,施工规范规定:对施工缝应认真处理。 过去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采取人工凿毛、刷毛、冲毛、高压水枪冲刷等办法。这些办法都行之有效,但是冲毛的时间随气温而异,春秋季节,在浇筑完毕后10~1
在工地上遇到个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问题,请教各位大侠一下:人防的底板是60cm厚人防长度208m设了5个后浇带,现在为了施工方便,施工单位和设计协商把后浇带改为加强带,2m后浇带的地方放14%的膨胀剂,其他地方放10%的膨胀剂,不知哪位大侠知道,这样做对控制裂缝的作用大不大?加了膨胀剂是不是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影响?请指教:)
我现在有这样一个工程,想问问大家有这方面的经验,大家可以上来谈一谈,下边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说的不够详细! 钢管混凝土柱的零件较少,焊缝少,构造简单,柱脚常采用在棍凝土基础上预留杯口的插人式柱脚,因而工厂制造比较简单,同时构件自重较小,运输和吊装也较易,施工很简便,而且钢管馄凝土柱采用板材卷制,板材厚度都不大,一般在40m以内,无论工厂焊接和现场进行对接,都没有什么困难。同时,与钥筋混凝土柱相比,钢管混凝土柱的外皮钢管具有钢筋的功能,兼有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的作用,所以管内没钢筋,省了钢筋下料和绑扎钢筋等一系列工艺,又由于柱外皮钢管本身就是耐侧压的模板,同时也省了支模和拆模等工序。近年来,泵送砖相当普遍,现场浇灌并无困难,我国创造并广泛使用的高位抛落不振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更简化了现场灌混凝土的工序,简便了施工。也有在管柱下部开临时浇灌孔,用混凝土泵自下而上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既快,又保证浇灌质量。而且,在浇筑后,钢管内处于相当稳定的湿度条件,水分不易蒸发,省去浇水养护工序,简化了混凝土的养护工艺。在钢管构件的制作、安装要求方面:①钢管混凝
2007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手册
在现行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已经被作为了建筑的主结构。这样混凝土施工在整个的建筑过程中就占有了很大的重要性,但是在很多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忽视了混凝土施工过程,对整个过程并未加强管理。这样就出现了混凝土跑模、漏浆、露筋等现象。作为项目管理者,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监控这些问题呢??对工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处理和解决呢???在这里请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你个人的想法及见解。
适用于现浇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砼表面不粉刷)工程。[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9-27 08:55 编辑 ]
冬季施工混凝土没有进行覆盖,导致楼层表面5mm至1cm厚度混凝土有冻伤现象,已经做过回弹法检测,结果显示强度很低,请问各路神仙大侠如何处理,小弟竭诚跪求!
在施工的过程中,是泵送的,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时候发现某个板面裂缝很多.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说明一下.由于我们工地离搅拌站比较远,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有时还堵车,所以混凝土的料有点干.泥工就经常加水到罐车里面.时间从一分钟到几分钟不等.当然,我们做为施工的也可以不让他们加水.只是由于混凝土的石子有点大,料太干会堵管.工人的脾气也比较大,比较难管理.加的水太多,容易产生裂缝,加少了,工人又不干,请求各位高手给个指点
各位高手,我做结构设计一直没人知道,以前在一个小设计院做些私宅什么的,图纸都很简单,也没有审图之类的,画图也不知道好不好,好的图纸要注意些什么,现在到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设计院,那些老员工也忙不过来回答我的问题,所以图纸这个东西一直不知道好还是坏,请问各位高手,绘制结构施工图要注意些什么啊!以前我们在小设计院的时候都用pkpm计算分析然后用天正绘制施工图,现在这个设计院的老员工说用pkpm计算,导入广厦画图,我看广厦里面自动成图也不是很好。高手们分享一下你们绘图的经验啊。
1. 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早期阶段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原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同时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一般设计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浅析
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手册
小弟最最近想到了一个问题,同一建筑物是否可以用多种属性的混凝土(硅酸盐,普通硅酸盐,矿渣,火山灰,粉煤灰水泥)? 在冬季用水热化高的硅酸盐水泥,夏季就用水热化低的混凝土, 如果可以他们两种或多种水泥的交接处会有不良反应吗? 请指教。。。。。。
论文简介:[内容提要]:后浇带是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缝。 投稿网友:arris520 上传时间: 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