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xy13774791149 于 2013-4-3 09:43 编辑 桥梁人行道,路灯基础,配筋设计图.请各位专家多多指教.[ 本帖最后由 yxy13774791149 于 2010-5-21 09:29 编辑 ]
桥梁桩基础分析和设计(胡人礼)[ 本帖最后由 wsdbdyj 于 2010-8-8 22:25 编辑 ]
现在正要进行课程设计,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始,特向各位征求下,有没有这方面的算例,参考一下!email:songt1111@163.comqq:309485254
如题,地下水很浅,约1.5米,甲方说,地质情况有“流砂”,有“流砂”的地基能设计多层或高层楼吗?哪位高手,遇到类似情况,如何解决,不吝赐教,多谢了。
想请问各位大侠,论坛里看了些帖子,说了各个软件的优缺点,想请问一下,工程实践中是几套软件配合使用多些,还是单一软件就可完成啊,各个软件的价格怎么样呢?
我在做砖混结构的基础课程设计对于砖混结构,设计基础时,是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还是要可虑永久荷载效应控制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谢谢大家了
最近设计了一个单跨桥,人行,用的PKPM双梁建模;对于桥的理念知道太少,所以在此求助各位,是否可行;我也**过midas,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如何使用,一直郁闷了;还望各位大侠能够指点一二; 如何做桥的设计,通常什么软件分析;有哪些设计要求,除了桩动测,载荷试验外,还有哪些要求;在此先谢谢了
有关风机基础设计的论文帮你传上来了,网速太慢了,搞了好半天[ 本帖最后由 lei123003 于 2010-10-12 18:24 编辑 ]
拿着毕业设计任务书,不知道从何下手啊!!桥梁上构为:左幅2×30+5×40; 右幅2×30+3×40+2×30先简支后连续后张法预应力砼T型梁。(左幅起讫桩号为K74+132.29~K74+407.47,桥长275.18m,桥面设计标高为437.943m~428.348m,右幅起讫桩号为K74+141.58~K74+388.44,桥长246.86m,桥面设计标高为437.661m~429.094m。左幅与右幅?难道相当于设计两座桥?先简支后连续后张法预应力砼T形梁?我该从哪里下手啊??各位前辈救急!!!!!
我拿到一份勘察报告要做桩基础设计,可是没有给出荷载,请问该怎么办?建筑物是24层楼的,标准层层高4.0m,总高度约107m;底部三层为商业用楼,层高分别为6.0m、4.0m和5.0m;地下室四层,层高除地下1层为4.2m外,其余三层皆为3.9m。ps:我是一个本科生正在做毕业设计,有点水,请大家帮帮忙!
本帖最后由 dbjlsxz 于 2013-4-22 18:06 编辑 一、联合基础的计算二、浅基础的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三、基础重心校核四、弹性地基梁结构计算五、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六、梁式筏板基础七、基础沉降计算
本人在一家小规模的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遇到一些小的项目或改扩建项目经常苦于没有地质报告而进行基础及上部结构设计。改扩建项目业主能有原建筑物设计资料还能参考一下,有的小项目根本没有地勘资料,最多组织一两次现场踏勘就要求出施工图,业主或设计经理常说保守一点没关系,这样做设计怕是迟早会出事啊,经常为这样的事头疼,一般浅基础我是做大一点或是要求地基处理后再做基础,桩基或阀板等基础是必须要有地质报告才敢设计的。不知论坛有没有相同经历的同学,你们又是怎么处理的?
这是个商铺第一层的局部图,在框架柱之间的墙体下面设置拉梁我想没问题吧,但是对于图中两边没有框架柱的墙体该怎么办呢?底下也要设置梁么,那是属于什么梁呢?又支撑于哪里呢?
我做的一个工程,建筑物是砖混结构,基础采用砌体条形基础。1、地下水埋深较浅,但地基持力层埋深较深,地基处理办法是采用天然级配碎石回填至基底标高, 这样的话条形基础的部分砌体就浸泡在地下水中了,这种做法可以吗?2、我的地基处理办法可以吗?
在线坐等,刚开始做设计,一个砌体结构的单层泵房,现在设计到基础部分,是墙下条基,截面已经确定,具体参数是b=500,h=200,肋梁高400,宽300,主要想知道条基板底配筋和肋梁该怎么配筋啊(需要用到的受力的参数用F之类的表示就行),最好是计算过程.....当然,也可以指导下软件怎么搞。土木的高手们,希望不吝赐教啊。
摘要桩基础时人类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的一种创造,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基础类型。在西安半坡村遗址,人们可以看到先人将树杆插在软弱土中以支撑原始形态的建筑物,这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木桩的记录。在本世纪初,在上海建造的如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20层左右的标志性建筑物时都采用了10多米长的木桩;可是到本世纪末,上海建造的如88层金茂大厦等超高层建筑时,已经采用了80多米长的钢管桩。从木桩到钢管桩,从10多米到80多米,专使了桩基础技术发展的轨迹,标志着在20世纪中,特别是20世纪的后50年,我国桩基础技术的巨大进展。桩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木、现场灌注;打入法、压入法),可以支撑在不同的土层中,可以作为各类工程结构物的基础(建筑物的低桩承台、桥梁或码头的高桩承台),因而其受力性状各不相同,承载能力相差悬殊,施工工艺和设备极其多样。桩基技术极为复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成为地基基础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分支领域,50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桩型、新的工艺、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柱。桩基础有以下几个优点:1、桩支承于坚
大致情况如下:桥梁,1跨20米,桥台桩基础(桩顶上面直接为台帽),位于直线上。0#台桩基坐标计算正确,1#台桩基坐标计算错误,导致往桥梁前进方向偏移50厘米(桩径1.2米)。而此时梁板已经预制完毕。由于桩基重新打的话,损失较大,而且耗费工期,外界影响差。计划采用接长梁板处理,具体如下:将梁板(先张法)两头凿出1.5米,凿出后用22号钢筋与原来钢筋焊结,再用混凝土浇筑,两侧各接25厘米。处理方法可以吗?请指教!如有好的建议也请提出。急!非常感谢[ 本帖最后由 zpywy 于 2009-8-31 02:30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ttxfeng 于 2014-1-6 07:35 编辑 实际工程中,总会有两个独立基础特别近的情况。疑惑一:基础下的力一般是按照图片中2的情况传力的,有个扩散角,那么就有个问题,重叠区域的应力很可能超过承载力。疑惑二:相比2没有扩散角的1反倒安全?疑惑三:从承载力的角度看,用联合基础比独立开来要好?本人理解:1越到基础边缘应力越小,2考虑应力叠加效应.目前规范尚无明确说明相邻基础的影响,包括验算下卧层。(昨天看了篇论文,说是可以按照净面积计算那部分附加应力。)那么再考虑到深度修正的影响,那部分承载力大部分情况应该可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