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础分析和设计(胡人礼)[ 本帖最后由 wsdbdyj 于 2010-8-8 22:25 编辑 ]
大致情况如下:桥梁,1跨20米,桥台桩基础(桩顶上面直接为台帽),位于直线上。0#台桩基坐标计算正确,1#台桩基坐标计算错误,导致往桥梁前进方向偏移50厘米(桩径1.2米)。而此时梁板已经预制完毕。由于桩基重新打的话,损失较大,而且耗费工期,外界影响差。计划采用接长梁板处理,具体如下:将梁板(先张法)两头凿出1.5米,凿出后用22号钢筋与原来钢筋焊结,再用混凝土浇筑,两侧各接25厘米。处理方法可以吗?请指教!如有好的建议也请提出。急!非常感谢[ 本帖最后由 zpywy 于 2009-8-31 02:30 编辑 ]
最近设计了一个单跨桥,人行,用的PKPM双梁建模;对于桥的理念知道太少,所以在此求助各位,是否可行;我也**过midas,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如何使用,一直郁闷了;还望各位大侠能够指点一二; 如何做桥的设计,通常什么软件分析;有哪些设计要求,除了桩动测,载荷试验外,还有哪些要求;在此先谢谢了
拿着毕业设计任务书,不知道从何下手啊!!桥梁上构为:左幅2×30+5×40; 右幅2×30+3×40+2×30先简支后连续后张法预应力砼T型梁。(左幅起讫桩号为K74+132.29~K74+407.47,桥长275.18m,桥面设计标高为437.943m~428.348m,右幅起讫桩号为K74+141.58~K74+388.44,桥长246.86m,桥面设计标高为437.661m~429.094m。左幅与右幅?难道相当于设计两座桥?先简支后连续后张法预应力砼T形梁?我该从哪里下手啊??各位前辈救急!!!!!
摘要桩基础时人类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的一种创造,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基础类型。在西安半坡村遗址,人们可以看到先人将树杆插在软弱土中以支撑原始形态的建筑物,这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木桩的记录。在本世纪初,在上海建造的如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20层左右的标志性建筑物时都采用了10多米长的木桩;可是到本世纪末,上海建造的如88层金茂大厦等超高层建筑时,已经采用了80多米长的钢管桩。从木桩到钢管桩,从10多米到80多米,专使了桩基础技术发展的轨迹,标志着在20世纪中,特别是20世纪的后50年,我国桩基础技术的巨大进展。桩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木、现场灌注;打入法、压入法),可以支撑在不同的土层中,可以作为各类工程结构物的基础(建筑物的低桩承台、桥梁或码头的高桩承台),因而其受力性状各不相同,承载能力相差悬殊,施工工艺和设备极其多样。桩基技术极为复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成为地基基础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分支领域,50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桩型、新的工艺、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柱。桩基础有以下几个优点:1、桩支承于坚
一、概述 (一)桩基础及应用 1、组成:桩群和承台 2、优点:承载力高,沉降小,稳定性好。不需大范围的开挖,减少了支护、降水工作。 3、缺点:施工较为复杂,造价较高。 4、适用范围: (1)荷载大,软弱土层厚时。 (2)河床冲刷较大时。 (3)对地基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控制有较高要求时。 (4)水平荷载较大时。 (5)河水位较高时。 (6)地震区需抗砂土液化时。
1 工程概况 白洋河大桥位于318国道池州市城区绕城道路上,自东向西分别横跨老白洋河和新白洋河。桥梁跨径布置为主桥采用36m+55m+3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东侧引桥采用6跨30m一联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西侧采用15跨3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五跨一联。设计桥梁全长764.66m。主桥桥墩采用无帽梁双柱接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柱径1.8m,桩径1.2m,过渡墩采用帽梁双柱接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柱径1.6m,桩径1.2m。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表明该桥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岩溶地貌又称为喀斯特地
桥梁设计游戏,特别好玩,提高设计者的想象能力!我正在玩第七关,游戏关键:造价小,通车之后不垮,就是成功!欢迎大家交流心得~?
与桥梁通的一样
日本-桥梁疲劳设计指针
一个栈桥图纸上写着设计荷载:汽车-20 挂-80 我不懂桥,领导要知道在这个荷载之下,最多能承受多大吨位的车辆,请各位专家帮我分析一下。很急啊!辛苦各位了!
马河大桥的施工组织设计,一份实用的桥梁技术文件,值得学习借鉴!
桥梁抗震设计指南(LRFD)
桥梁设计资料查询小软件
求《桥梁抗震设计》一书,胡人礼编写的那本。
发一些桥梁及结构工程设计用小软件,希望能够对设计者们提供帮助。
急!准备要在一块120平的地基上建四层自住楼,但地基有三分之一是个约3米深已回填40年的水塘,另三分之二是白沙土质。请问这种情况采用打井灌柱桩基还是条形基础更好些?拟用16根直径1m的圆形桩基,有些什么需要注意的?非常感谢!!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承台高度要≥ 1.5m,可是对于跨径较小、单排桩的承台,取1.5m看起来很不协调,看了一些设计图纸,基本上是去1.2m左右,这样是不是不符合规范了? 承台的设计高度,该怎样考虑呢?请高手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