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真是无处不在,即便我们家用的纯净自来水是纯净的水,从自来水厂到家庭用水龙头
点击查看
1. 水资源与水源污染 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水资源和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把水当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去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 多年来,在我国的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6万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为270毫米,径流总量小于巴西、原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径流深小于亚洲平均径流深的324毫米,也小于全球陆面平均径流深的315毫米,如果按人口平均计,我国河川径流量更少,每人仅有267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数的1/4。同时,中国大陆年平均降水深648毫米,而全球陆地平均降水深为834毫米,亚洲为740毫米,中国的年平均降水明显低于世界和亚洲年平均值。 此外,水的浪费也极其严重,我国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农业用水仅有效利用30%~40%。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
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迅速增长期,伴随着经济活动的过程,环境污染也在同步增长,如大量化工企业的排污和农药化肥的施用等,使得各地相继出现了严重的污染事件,土壤污染问题在日益显现,土壤污染面积在逐年增加。而一般的环境污染,不管是空气中的铅、汞,还是污水里的镉、砷,在逐渐沉淀之后,最后都会造成土壤污染。然而,科技工作者迄今还没有找到一种既经济、有效,又适合大规模土壤(场地)治理的修复模式,大多还处于实验室探索段。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所纳米材料研究室的科研人员最近研发出一系列兼具纳米尺度材料强吸附性、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以及微米尺度材料抗团聚、易分离和可稳定循环利用等特性的新型微/纳结构材料,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渗透墙反应修复等技术提供了新型吸附剂和投料。 这种微/纳结构材料是通过纳米尺度单元(如纳米管、纳米片及纳米颗粒等)按照一定的规律组装成的微米尺度结构材料,既保持了纳米材料高比表面积与强的吸附特性的优点,又克服了纳米材料在使用时结构不稳、易团聚的不足。科研人员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了不同的微/纳结构材料:一是基
城市大气中PM-2.5污染控制的意义与途径 摘要:PM-2.5是指由固体粒子和液态粒子混合组成的、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PM-2.5气溶胶是典型的大气累积性的复合污染形态。PM-2.5气溶胶的复合污染作用往往超过传统的大气污染物,日益成为表征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指标(彭应登,1999)。剖析PM-2.5的组成与来源、分析PM-2.5控制的有效途径,对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均有积极意义。 PM-2.5是指由固体粒子和液态粒子混合组成的、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PM-2.5气溶胶是典型的大气累积性的复合污染形态。PM-2.5气溶胶的复合污染作用往往超过传统的大气污染物,日益成为表
为了降低工业用超纯水系统的污染程度,我们需要了解污染源来自于何处,下面为大家总结3点: 1、进水污染 工业用超纯水系统进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经超滤后出水,水质比较理想,但是部分真菌类采用孢子繁殖,虽然在超滤进水前市政自来水已进行了加氯杀菌,部分真菌类孢子可能处于假死状态而进入反渗透内部,在反渗透进水管加入还原剂去除水中余氯的处理,从反渗透给水泵至反渗透出水这段管道内没有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的氧化性杀菌剂的存在,给厌氧性真菌等其他微生物制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使真菌等微生物在这些部位迅速繁殖、生长。 3、保安过滤器滋生微生物 工业用超纯水系统前置保安过滤器是进反渗透前最后一道过滤设备,其过滤精度只有5μm,截污能力较强,当截留下来的物质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为了微生物滋生的理想环境,其他同类型设备也多次出现由于保安过滤器内部滋生异物对工业用超纯水系统产生影响的情况。真菌类物质随着进水进入反渗透本体,在反渗透内部大量滋生影响设备运行。 3、超滤出水对工业用超纯水系统的影响
一是水源污染,主要是有毒有害的废水或污水直接排放、泄漏,废弃物处理不当、降水、山洪暴发等原因进入水源。 二是制水污染,比如水质净化、消毒工艺不合理或设施不完备,使制得的饮用水不能达到卫生要求;制水设备发生故障,使处理后的水质不能达到卫生要求;制水过程使用的化学处理剂卫生质量低劣,未取得卫生许可批件,污染水质。三是供水污染,比如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不合理,施工原材料、涂料及清洗消毒所使用的器具、药剂等的污染。此外,很多专家都表示,供水污染中,自来水输送管网污染也不容忽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多处于寿命的临界点,部分城市的老城区管网超期运行。不少老城区的自来水管网是铸铁材质,长时间使用后,内壁容易锈蚀、结垢、脱落,导致住户家中的自来水发黄发浑。
浅谈大宗工业固废高附加值利用的思路与途径
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9月21日,记者从山东省人大
本报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随之产生的大量垃圾成为“繁荣的魔咒”,对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压力。通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直接填埋,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土地资源消耗量大,而且次生污染频发。因此,减量减容快、经济效益明显的垃圾焚烧法在我国渐渐兴起。但由于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如二恶英之类的强致癌物,垃圾焚烧技术一直在国内外饱受争议。目前,垃圾发电在发达国家已成明日黄花,但缘何在中国方兴未艾,如何让垃圾发电不再成为人类的健康杀手?脱硫求职 由于垃圾焚烧能够输出热量,大多数国家选择了对热量进行收集利用,将其转化为电能。在我国,垃圾焚烧逐渐由公益项目转向了新能源产业。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政策。近年来,一批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各地上马,但在广东番禺等一些地方也遭到强烈抵制。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城市的垃圾分类涉及到农业、商务、环卫等若干部门,多头管理的困境以及城市拾荒人群的活跃,使得垃圾在进入焚烧炉之前的分类较难实施。有专家表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有近80%的成分是不能焚烧的。如果在未进行有效分类的情况下贸然进行焚烧,
目前废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保局的的监测只能控制一时吗,不能长期的督策作用,深圳梦网科技为了能有效的监测污染源的排放,研发出了一款无线数据的传输,可以及时的传到环保局里面。只有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才能有效的减少污染源,环保局必须的去强制定的。
噪声被称为城市新公害,统计显示,汽车所产生的噪音甚至已经占到了城市噪音的85%!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时,内燃机、喇叭、轮胎等都会发出大量噪声,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道路交通噪声与车辆类型、道路条件、汽车行驶状态、交通流量等密切相关。目前,道路交通噪声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课题。 科学家们认为40dB是正常的环境声音,在此以上就是有害的噪声。一般来说,40dB大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dB可影响50%;而突发动噪声在40dB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dB时,可使70%的人惊醒。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60%以上。 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发生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一般情况下,85dB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dB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噪声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
臭氧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净化污水的
常见的固废那些都属于危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