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辈 本人刚接触SAP2000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1、sap2000做门式刚架模型能不能用二维框架建立?可以的话怎么加风荷载?2、sap2000与PKPM的STS做出来的内力差别大吗?3、请问论坛里有没有SAP2000建立门式刚架 的视频演示?小弟没什么经验,有劳各位高手
今天在论坛上看了一个施工的钢管贝雷架整体建模的(包涵工字型钢、方木、竹胶板,钢管支墩等),觉得他没有考虑到工字钢与方木的连接方式等(如钢材上方方木只受压缩,而不是直接共节点)与实际受力不相符,因此正好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验算,因此把自己做的midas整体建模模型传上来,希望对大家有用,如果模型有错误,欢迎大家指正,相互提高!!
按说明书建的,大家可以参考下~[ 本帖最后由 phoenix25184 于 2011-3-10 01:55 编辑 ]
网架长45米(Y向),宽35.24m(X向)。网格尺寸:X向:4120;3000*9;4120 Y向:3000*15;参考盈建科技术支持的建议进行建模,计算结果显示结构在第7、第8振型下,发生局部共振。现将技术支持的建模方法简要介绍如下:网架整体较梁顶提升300mm,即上弦节点高于混凝土梁顶标高300mm,以网架边节点为起点,向混凝土梁绘制网格,长度300。将该网格等分为二,下半部分绘制高为150的柱(如图一所示),上半部分则施加两点约束如图二所示。网架四个角点的约束参数,如图三所示,其余周边节点约束参数如图四所示。请教各位老师,该约束参数的设置是否准确,建模方法是否可行。
椭圆四坡屋面,坡度5%,怎么建模?谢谢
求大神指教。。。
请各位热心的同学和老师指教,看看我的这个网架有没有什么问题,我本人用钢量感觉较小,不知道设置钢拉索对网架有没有什么影响。柱顶设置橡胶支座有没有问题?还有就是整个网架采用的是独立悬臂柱,下弦支撑,支撑是否合理。恳请各位同学和老师赐教。下楼是附件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365_75826_1.htm
这个是楼梯折板 这种情况 应该怎么处理呀
模型是信息、样式和数据的集合。 系统中一个模型由两个部分构成:数据库 (*.sqlite) 和数据文件夹。 每个模型都分配有特定特性,例如数据库和 UCS 坐标系、模型范围和默认地形样式。 可以从 InfraWorks 主页(启动 InfraWorks 时会显示该主页)创建、打开、复制、删除、升级模型或与模型进行交互。若要在打开或创建模型后重新显示 InfraWorks 主页,请在 “智能工具”栏中单击主页图标 有关创建模型 在 InfraWorks 中创建模型有如下两种方法。 1.使用模型生成器创建模型。 模型生成
山墙侧刚架梁上的0.9是屋面板及檩条的,可是这个0.2/0.3/0.5的接点何载有时从何而来的呢?望大侠指点
要的速度下了哦
当风荷载控制的时候,有几条梁超筋,请问怎样调整才最为合理?最快捷?
双跨门式刚架模型优劣分析
各位老师请教,纯网架模型在分析时在结构选型菜单步骤是选择桁架结构还是选择框架结构然后把单元释放分析呢?两者差别很大
砌体规范要求梁支座铰支,那连续梁在砌体墙支座处要点铰支吗?希望有同行朋友能帮忙解释一下
五层框架,每层高六米 共30米,功能厂房,loft形式,半层处怎样导荷?半层处荷载是输在每层的梁上?还是柱子上?还是半层高处在设到虚梁?
以前很少接触过结构,最近一段时间接触到了承重架,已花心思去了解了一下现场承重架的问题,所以这里列出来,和大家做个交流,现在只有文字版,如果有人需要我 可以上传一下照片。。1、立杆底垫板未设置,这个问题可大可小。2、扫地杆未满设,这个也是,一般我了解的工地很少能做到 满设,大部分都是一个方向满设,另一个方向隔3跨-4跨设置一道。3、现场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设置数量与方案不符,很少有工地能够完全按照方案来设置,但是现场基本承重架外围一圈必须要用竖向剪刀撑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封闭的圈。水平剪刀撑的数量,看现场情况而定!4、步距的问题。一般要求为1800cm,允许偏差为5cm。除非碰到层高不太合模的情况,这个步距坐的一般还比较到位。5、梁底增设立杆、顶托的问题。一般大梁都会按照方案来增设,但是部分小梁的话会有水分。顶托外漏长度过长,现场发现问题较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完成整改。主楞距从顶部下来第一道水平杆高度过大,现场未增设附加水平杆。6、主次梁交接处共用一根立杆,或者说共用一套承重架体系。7、现场楼梯处进场会出现一段悬挑的情况
请问WORKBENCH能不能做像如图的ANSYS一样的操作,我想把模型离散化,对个别单元进行设置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