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应的规范条文规定,一般建筑(隔震建筑和消能减振部位除外)在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场地类别下,当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不同时,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分别按不同烈度取值,见表3-1和表3-2。建筑设防类别不同时,计算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见表3-3。按建筑类别和场地类别调整后的抗震措施(烈度) 表3-1建筑类别 场地类别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g) 0.05 0.10 0.15 0.20 0.30 0.40甲、乙类 Ⅰ~Ⅳ 7 8 8 9 9 9丙类 Ⅰ~Ⅳ 6 7 7 8 8 9+丁类 Ⅰ~Ⅳ 6 7 7 8- 8- 9-按建筑类别和场地类别调整后的抗震构造措施(烈度) 表3-2建筑类别 场地类别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g) 0.05 0.10 0.15 0.20 0.30 0.40甲、乙类 Ⅰ 6 7 7 8 8 9 Ⅱ 7 8 8 9 9 9+ Ⅲ、Ⅳ 7 8 8+ 9 9+ 9+ 续
本人有一高层项目,由酒店和办公组成,建筑面积约8万平米,应该属于公共建筑,但没有6.0.2的具体规定,哪位有 关于这条的具体规定!麻烦提供一下,不知是否属于乙类建筑.
在单位,有人认为6度区不属于地震区,可以不考虑抗震设计,或对抗震设计,但现在的情况是抗震设防6度区,重点设防类建筑,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对勘察来说要进行液化判定吗?如果对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进行液化判别吗?
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低于6度,却是24层的高层住宅楼。设计时如何控制,地震力可以不算,但是像周期比等那些控制指标呢?没这方面的经验,期望指导
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6.0.8条: 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2. 那么,中专的抗震设防类别如何确定? 1) 当中专生源是高中生时,可以认为建筑物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2) 但是, 小中专 招生源都是初中生,年龄与高中生相同。是否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昨天我在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时候遇到一处疑惑。3.0.3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修订版
PKPM计算参数中的抗震等级中的应填计算等级还是构造等级呢?我记得以前参加pkpm培训课时,老师说应填构造等级,计算等级应由烈度控制。但同样工程,其他参数不变,修改抗震等级,构建内力会不一样,说明抗震等级对结构计算是起作用的。各位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请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谢谢!
四川安县属于重灾区,安县的学校建设全部按照8度设防,请问8度设防的主要构造,我仔细查阅03G101-1,只发现锚固长度有一些变化,在框架施工时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在梁、柱节点上,1、2级和3、4级构造是一样的,怎么回事?
做结构设计的朋友一看题目就知道很重要了
【提要】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一的抗震设防标准, 以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来确定抗震设防中“ 罕遇的大地震” 与“ 发生概率密度最大的中、小地震” 的定义。通过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统计分析, 得到了“ 发生概率密度最大的中、小地震” 烈度与基本烈度的关系以及基木烈度分为、、度地区“ 罕遇的大震” 烈度的对应值为贯彻“ 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的抗震设计原则提供了依据。
请教:有一个供热车间,燃料介质是易燃易爆(甲烷,燃料气氢气),设备本身是明火设备,该车间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取乙类还是丙类? (工艺专业把火灾危险性类别定为丙类,耐火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规定: 3.0.2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其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3.0.2.1甲类建筑,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对国民经济有巨大损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3.0.2.2乙类建筑,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且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 3.0.2.3丙类建筑,地震破坏后一般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丙、丁类的建筑。 3.0.2.4丁类建筑,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等建筑。 3.0.3各类建筑的抗震设计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3.0.3.1甲类建筑,应按提高设防烈度一度设计(包括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 3.0.3.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设计,当为9度时,应加强抗
气象台的雷达塔 抗震设防分类是几类?好像有点重要,但是我觉得地震时不看天气也可以,不是属于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回复的生命线相关工程,地震时也不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所以我觉得是丙类,大家认为呢?
[摘 要]本文通过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关键词]砌体结构 抗震设防 设计
我正在做一个小医院。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有条规定:重点设防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我有几点疑问:1、医院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0.1g),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如何理解?在PKPM计算参数中,7(0.1g)应该改为7(0.15g)还是8(0.20g)?2、如果改为8(0.20g),因建筑低于24m,框架抗震等级是否应为二级?3、PKPM参数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需要改吗?如何改?以上几点疑问希望各位前辈不吝赐教啊,谢谢啦。
本人刚毕业不久,单位没活干,就翻翻规范。有时候看到有的图纸的抗震等级是非抗震设防,我的问题是,规范上只是写了我国的抗震设防区的分组和烈度,但是非抗震设防区是哪些地区?我以前好像听人说只要规范上没有写的的,都是非设防区,有没有依据规范那条的?希望各位高手,不吝回答。因本人权利有限,回答好的我给评分+5,威望+4.
答复“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的问题” —— 回复 网友 “mouse801”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