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负责施工的某大桥预应力问题的处理方法。详细见附件。
浅谈预应力箱梁张拉与压浆
预应力钢束张拉问题浅析
后张法预应力使用在大跨度梁中(3跨梁一起张拉,总长约65m),一端先张拉到100%,另一端补拉,请问补拉时钢绞线伸长值一般在多少?工人记录为4cm~8cm是否错误?急~~~~~~~~~~
小弟看一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其中讲预应力结构时说道:当曲线无粘接预应力筋长度超过35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当长度超过7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这里面70米应该是一根预应力筋的长度,可一段钢筋只有两边可以张拉啊,分段张拉又是什么意思呢?从中间分开?求大神解释,要是有图就更方便理解了。
看看这个板张拉如何?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 计算公式 (1) 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2)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
水利网易的朋友: 现本人正在搞预应力张拉施工,中途遇到一个难题就是:20m和16m的空心板预应力张拉,一开始设计定的钢绞线为1570的,后来修改为1860的,控制应力不修改,仍为为1125,现在张拉过后预应力空心板的预拱度仅仅有2~3mm,最大的也只有5mm,请问预应力张拉预拱度是否作为控制指标?预拱度没有太大是否与控制应力有关系?控制应力按1860的75%控制妥否?谢谢各界人士指导!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mm)可按下式计算: =195300*68400/140/194000=492mm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L——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3、预应力筋张拉时,从固定端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伸长值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将预应力钢绞线拉直,锚固端和连接器处拉紧,在预应力钢绞线上选定适当的位置刻画标记,作为测量延伸量的基点, 再从张拉端张拉控制应力到σcon的20%并量测伸长值 2,最后张拉到σcon,量测伸长值 1,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 (mm),可按下式计算:
大家好好看看吧,有用的
适用于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公主岭制梁场32m/24m整孔标准箱梁预制的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
预应力张拉安全技术交底
预应力张拉计算及现场张拉控制
t型梁预应力锚锁张拉.jpg
现在钢绞线有100多米了,张拉时,要倒两次顶才能张拉到位,求伸长值的计算公式?10%测顶的伸长量L1、夹片外露量Lj1,20%测顶的伸长量L2,100%时测顶的伸长值L3、夹片外露量Lj2,锚固测顶的伸长量L4计算公式:L4+L2-2*L1-Lj2+Lj1(中间没有倒顶的计算公式) 求各位前辈指点。。。
本帖最后由 二柱灬擎天 于 2013-12-2 15:40 编辑 摘要: 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是保证桥梁结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工序,是结构安全质量的生命线。为了提高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采用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在西外环十七标段预制梁场投入使用。通过张拉质量、安全、工效等各方面对比分析智能张拉工艺与传统手工张拉工艺,证明采用智能张拉工艺效果良好,质量、安全、工效等各方面都远远优于传统手工张拉。
离心成形的先张法砼管桩,在砼离心过程中,是否会对预应力筋造成扰动?预应力筋先张拉后,砼再浇筑并进行离心成形,这是怎样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