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干地暖的一定接触过地暖设备,在这里希望大家把自己见过的设备的优缺点都说下(欢迎大家做广告,呵呵,不能吹牛),希望设备厂家也多多参与进来,把自己设备设计的独到之处说出来,让我们准备买台设备发财的老板心里有数买哪家的.我见过的设备主要有韩国原装进口(行货),主要配件由韩国进口在大陆组装(水货),纯国产(支持国产设备).在这里仅说下国产设备的名字(我自己见过的);发泡机:1、烟台德赛;2、烟台赛地;3、新舟;4、韩国GM;5韩国第一机械。好多,这是我见过的,具体的优点缺点(以一个施工人员的角度看来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我会在后面一个一个的说。细石混凝土泵:1、方圆;2、新舟3、赛地;4、德赛,5、环田,其他的没有见过。打混凝土上料使用搅拌桶还是用连续搅拌上料好,这个请大家给我做个分析吧,谢谢大家了
谁有水泥发泡机搅拌部分的图片,想知道搅拌部分的转速是多少?:handshake 谢谢 邮件地址 ztlmxz@126.com
环保设备水泥发泡机在进行各种室内外地坪浇筑时如果不管那些施工准备工作与硬性要求标准,也是无法生产出优质的泡沫混凝土,浇筑后的地坪也质量也不会有好的展现。 那么水泥发泡机设备在现场进行浇筑找坡、刮平、保温等等施工处理的时候,需要符合哪些要求与标准,才能提高工程质量?浇筑过程中的产生的各种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1、采用无机发泡混凝土找坡时,坡度应不少于1.5%;天沟、檐沟沿纵向找坡,坡度不应小于1%,但沟底落差不得超过150mm。 2、施工前先检验其发泡质量,泡沫外观应有海绵状细密小泡,不乱流淌。 3、在发泡质量符合要求后,按照配合比,计量加入水泥、粉煤灰、水,搅拌时间以2.5~3.5分钟为宜,使其浆料稠度合适,细腻柔滑,富有光泽和弹性,均匀性好。 4、在混合浆料制备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泵送试打施工,检查其混合浆料通过泵送输送至施工面的情况,如浆体均匀,上部无泡沫漂浮积聚,下部无沉积物,泡沫损失率<10%,无塌陷,且浇筑后不大量泌水,即可大面积施工。
水处理用悬浮聚氨酯发泡海绵填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辅助材料,具体是污水处理池中使用的悬浮填料,特别是用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的聚氨酯发泡海绵填料。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中使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悬浮填料,是好氧微生物的重要载体,其生物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出水水质。中国专利87101072.0公开的用于废水处理生物流化床和漂浮滤池,其填料的比重为0.4到被处理液体的比重。此填料有两点不足,一是比表面积相对较小,二是对曝气的上升气泡无切割作用,不利于氧气的传输和扩散。中国专利200320115550.5公开的柱形悬浮填料,其结构为柱形外侧支撑体框架,棱上向内均匀地分布有向心条,上下两端分别布置有导向板。此填料形状、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并且比表面积也不够大。传统污水处理悬浮填料多采用纤维疏水材料,要满足填料流化状要求,曝气系统的曝气量比单纯活性污泥法要大,这对于微生物的附着是十分不利的,生物量很难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就使污水处理程度的提高成为一个瓶颈。 实
为落实地面供暖委员会常务工作会议《关于在地面供暖行业中实施产品推荐制度的决定》,加强对地暖行业中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地暖工程,保证地暖工程质量,维护广大依法经营的会员企业利益,保证消费者权益,地暖委决定在地暖行业中实施产品推荐制度。 2005年初,韩国第一机械入驻中国地暖市场,在历经了三年多的市场考验的同时得到了同行用户的广泛认可,期间,嘉中采暖在学习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做出了表率。此次推荐活动,经过严格的层层审核,韩国第一机械的砂浆机和发泡机被中国地暖委员会授予地暖专用施工设备唯一推荐产品,肩负起地暖正规军的使命。 咨询电话:0631-5208288 QQ:584510164
本帖最后由 juchengly 于 2016-11-9 11:45 编辑 湘2015SZ103--1海绵城市
自2015年海绵城市试点以来,全国共有30个城市展开试点,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已有117.95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试点城市完工项目数480个,在建项目数1052个,累计已完成投资额368.76亿元。海绵城市是一个具有弹性的新城市规划理念,那该如何使海绵城市更具“弹性”呢?网上看到的,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大家啦! 突显城市功能,铸就城市生命线 弹性城市应运而生 ▼国际韧性城市联盟指出将弹性城市定义为,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扰和灾害,并保持原有的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同时将其分为技术弹性、组织弹性、社会弹性及经济弹性。弹性城市建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海绵城市”的一些相关术语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等方式,控制的降雨径流量与年降雨总量的比值。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海绵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城市不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而且是生态延续的区域。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拟建城市的地方政府正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但在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均或多或少存在海绵城市要求与现行标准规范不衔接,或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不明确,甚至与海绵城市要求相矛盾的问题,因此对海绵城市建设应该有基本的认知能力
“城市看海”并非“中国特色”。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由于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自然的“海绵体”,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同时引发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水安全缺乏保障、水文化消失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及时调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念,通过控制雨水径流,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那么,国外雨洪管控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国际上到底有哪些成功经验和模式可资借鉴学习?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介绍,国外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可追溯到19世纪,大规模的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在1852年,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统就被纳入建设规划之中;1859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工程动工,
最近某县城最近海绵城市建设,首先从城市道路开始,由于道路宽度都不大,且没有绿化带,设计的方案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且透水铺装实际施工时,业主也想铺装下仅铺设15cm的碎石垫层,碎石层下面依然采用不透水的混凝土垫层,车行道更是普通的沥青路面,不过部分道路建设蓄水池,如果单条道路计算海绵城市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的话肯定达不到。如果把所有改造的道路算下来,所有的蓄水池容积加起来,可能差不多,不知道这样是否可以?另外这个该怎么和领导解释这样做就算达到了海绵城市的要求,或者达不到,请支招。第一次接触海绵城市,还请赐教这样的海绵城市怎么做。
海绵城市世界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之后
(海绵城市)
1、金斯敦市水敏性城市设计 2001年开始,金斯敦市议会设计和建造了一大批水敏性设计项目(包括200多个雨水花园)。 下面有总结介绍水质量改善项目,是由金斯敦市议会设计和实施的,例如雨水花园(也称为生态滞留系统)、可渗透性路面和湿地。 雨水花园是一个术语,通常被用于描述一个植被繁茂的区域,从雨水径流当中去除污染物质(也称为生物滞留系统)。雨水流入到花坛中,通过一层工程土进行过滤。净水被收集在有沟槽的管道中并引到传统的排水系统中。 这个表面会留住雨水径流中的垃圾、树叶和沉积物,同时土壤(和植物根部系统结合)帮助过滤和分解微观污染物例如营养物、重金属和碳氢化合物。
城市水系在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湿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末端调蓄设施也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水系也是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系设计应根据其功能定位、水体现状、岸线利用现状及滨水区现状等,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在满足雨洪行泄等功能条件下,实现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及指标要求,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如图4-5所示。(1)应根据城市水系的功能定位、水体水质等级与达标率、保护或改善水质的制约因素与有利条件、水系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改造方案,使其满足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
1技术类型低影响开发技术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实践中,应结合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按照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及其组合系统。2单项设施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又包含若干不同形式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往往具有多个功能,如生物滞留设施的功能除渗透补充地下水外,还可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控制等多重目标。因此应根据设计目标灵活选用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根据主要功能按相应的方法进行设施规模计算(详见本章第八节),并对单项设施及其组合系统的设施选型和规模进行优化。2.1透水
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建筑与小区,径流雨水还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见本章第五节)。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结合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优先设计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湿塘和雨水湿地等。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如图4-2所示。1场地设计(1)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功地攻订刁建巩T间,H"坑塘、沟渠等。(2)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广场、道路周边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径流汇入低影响开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水安全、水生态、水污染、水短缺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被提出,海绵城市试点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建设。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知道海绵城市是什么,然后我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