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做的一个地上22+1,地下两层的纯剪力墙结构,七度(0.1g),三类场地,计算得到的结果: 1 1.9685 81.79 0.99 ( 0.02+0.97 ) 0.01 2 1.9098 169.81 0.91 ( 0.89+0.03 ) 0.09 3 1.7183 11.27 0.10 ( 0.09+0.00 ) 0.90第一平动周期是不是有点大,合理吗?请大家踊跃发言,谢谢哈:handshake
根据《高规》3.4.5 后面的条文说明解释:当扭转因子大于0.5时认为是第一扭转为主的周期;本条还规定T1(第一平动周期)是指刚度较弱方向的平动为主的周期,“刚度较弱方向”意味着周期较大,那么第一周期就为第一平动为主的周期;但是第二周期的平动系数1.00大于第一周期的0.99,第二周期就为第一平动周期?这两种说法哪个正确?请教各位高手解释============================================
最近做了一个17层的框剪结构,第一周期平动系数为0.56,没有出现一阶扭转,周期比小于0.9,没有地方可以加剪力墙.想请问: 1)这种情况能不能算通过?2)如果不能通过,想请大家提供不加墙的方法?
一般来说第一平动周期(X、Y)方向对应的都是第一、第二振型,扭转周期为第三振型,今天算了一个模型,扭转周期在第12振型,而且(X、Y)方向的基地剪力不是第一振型最大,我想问一下这是什么情况,我检查了模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1.1828 1.67 0.99 ( 0.99+0.00 ) 0.01 2 1.0644 91.56 1.00 ( 0.00+1.00 ) 0.00 3 0.9943 168.42 0.01 ( 0.01+0.00 ) 0.99 4 0.3461 1.21 1.00 ( 1.00+0.00 ) 0.00 5 0.2672 91.16 1.00 ( 0.00+1.00 ) 0.00 6 0.2475 163.95 0.00 ( 0.00+0.00 ) 1.00 请教下 第一平动周期是第一振型还是第二振型呢 图审提出第二振型平动系数比第一振型大,应取第二周期为第一平动周期,这样扭转比平动就大于0.9了 这样理解对吗 我个人不赞同 认为就应该取第一个 希望大家指教一二 谢谢
7度区(0.15g),23层剪力墙住宅,二类场地,平面极不规则,竖向规则.无地下室.从结果看,刚心与质心偏心较大.现请教各位,如何调整竖向抗侧力构件(主要是剪力墙),才能使周期比较合理.
下图,是11层短支剪 周期.请问第一平动周期和第1扭转周期该如何选者?>选者的标准?此第1震型算平动吗?
抗震规范3.5.3条之3点: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请教各位是否存在第一平动周期与第二平动周期的合理比值?比较久远的记忆有T2/T1=0.80~0.85的说法,但已经忘记出处了。
关于第一周期平动系数(X+Y)两个分量问题 一个28层剪力墙结构,计算下来第一周期的平动系数为0.83(0.39+0.44),第二周期的平动系数1.0(0.55+0.44)。这样X,Y方向平均的结果,请教各位正常吗?有何不利?谢谢。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0.8679 81.15 0.64 ( 0.02+0.62 ) 0.36 2 0.7938 164.48 0.98 ( 0.91+0.07 ) 0.02 3 0.7562 63.15 0.38 ( 0.08+0.31 ) 0.62 4 0.3028 81.27 0.65 ( 0.01+0.63 ) 0.35 5 0.2788 165.64 0.98 ( 0.92+0.06 ) 0.02 6 0.2652 65.73 0.37 ( 0.06+0.31 ) 0.63 7 0.1773 83.05 0.67 ( 0.01+0.66 ) 0.33 8 0.1661 170.59 1.00 ( 0.97+0.03 ) 0.00 9 0.1569 75.73 0.34 ( 0.02+0.32 ) 0.66 10 0.1129 85.13 0.68 ( 0.00+0.68 ) 0.32 11 0.1072 174.20 1.00 (
找出所有扭转系数大于0.5的扭转周期,按周期值从大到小排列。第一周期的判断从队列中选出数值最大的扭转(平动)周期,查看“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看该周期值所对应振动的空间振动是否为整体振动,若为整体振动则其为第一扭转(平动)周期; 在判断复杂结构第一平动周期时,还应考虑该振型产生的基底剪力是否为各振型中的最大值,谁最大,则认为就是平动主振型。但我从《PKPM新天地》2004年第4期12页中看到把扭转系数为0.12的都定为是扭转为主,如附图,看来原来的理解有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判断平动和扭转周期呢?
本帖最后由 a450135744 于 2014-2-11 10:56 编辑 具体步骤是这样吗选出 扭转系数大于0.5的 值(从大到小) 0.57 平动系数大于0.5的值(从大到小) 0.92 0.90 0.74 0.69 0.64 0.57请问我该怎样判断第一扭转(平动)周期呢 如果最不利震型是第8震型 那么周期比是不是0.57/0.43=1.33
下面的是一个四层钢筋砼框架厂房的satwe计算结果WZQ.out文件。平动系数最大的是振型2,那2是第一平动周期么?扭转系数最大的是振型5,5是第一扭转周期么?以前做到过的结构一般振型1是第一平动,振型3是扭转,======================================================================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总刚分析方法) ======================================================================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1.4743 4.00 0.24 ( 0.24+0.00 ) 0.76 2 1.4419 4.79 0.72 ( 0.72+0.00 ) 0
对照“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考察第一扭转/平动周期是否引起整体振动,如果仅是局部振动,不是第一扭转/平动周期。再考察下一个次长周期。 问题1. 这里的 局部振动 和整体震动该怎么看啊 求大神点化 4)考察第一平动周期的基底剪力比是否为最大 <
请教高手:1.框架设计中第三周期(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是否按高规4.3.5条执行? 2.生成的周期文件有何用途?希望大家能给解释一下,谢谢
请各位大侠看一下我这个模型,局部跨度较大36.7米,第一周期为这个大跨的局部(斜屋面还有水平推力)在振质量参与系数sumRx仅有0.0587,sumRy8.188E-06和规范要求的90%相去甚远。。。参考SAP的使用手册:“对于结构前几个模态的Ux,Uy和RZ参与系数都很小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结构本身存在局部振动,而且该局部振动频率小于整体结构的第一振型频率,局部振动可通过振型动态图来查看,此时在确定结构第一平动周期或扭转模态时需要注意这一点,避免误选局部振型作为第一振型,也可通过模态分析定义中的频率偏移和截断频率的定义来抑制局部振型的捕捉输出。。。。。”可是具体应该怎样通过模态分析定义中的频率偏移和截断频率的定义来抑制局部振型的捕捉输出呢?还请高人指点。模型文件在附件。(sap2000 V9.1.6)
多层建筑是否还需按高规中第3.4.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不大于0.90,在抗震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当计算书中大于0.90了,审图是否会提出来?
请各位大师帮我分析一下 这个结构 问题在哪 如何调整呢
请问大神多个这样的(0.00+1.00)平动系数,周期该取哪个?
=====================================================================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VSS求解器) ======================================================================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3.2244 33.02 1.00 ( 0.71+0.29 ) 0.00 2 3.2001 122.35 1.00 ( 0.29+0.71 ) 0.00 3 2.4523 14.21 0.00 ( 0.00+0.00 ) 1.00 4 1.0399 1.12 1.00 ( 1.00+0.00 ) 0.00 5 0.8667 91.06 1.00 ( 0.00+1.00 ) 0.00 6 0.7118 177.45 0.0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