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范围 第一,应用于发电厂中。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发电厂中主要表现在实现远程控制,对有功负荷进行经济分配,自动控制无功功率和母线电压的增减。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来实现自动控制站内机组的运行情况,实现站内的安全检测和应急控制,从而保障发电机组的安全。尤其是在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和控制时,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来完成工作要求,并通过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来达到全面控制的要求,最终完成整个控制过程。第二,应用于供电系统中。将自动化技术运用于供电系统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到的内容:首先,控制负荷的系统,及通过对工频和声频的负荷曲线上进行描绘与记录,对电能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控制[1];其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集中优化处理,充分运用采集的信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地维护和监控[2];最后,将小型的计算机设备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实时控制电力系统的目的。第三,应用于电网调度中。在电网调度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来采集信息、计算工况以及检测系统
式4-38 为什么是加Δk啊
一、我国电网现状简介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设备以及控制、保护和通信设备组成的一个整体。目前我国电网进入了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超高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电力系统规模逐渐扩大,各电网中500kV(包括330kV)主网架逐步形成和壮大,220kV电网不断完善和扩充,750kV输电工程(青海官亭—甘肃兰州东)已投入试运行,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已启动。现代电网的主要特征:坚强的超高压等级系统构成主网架的大系统;各个电网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具有足够的调峰容量,能够实现AGC;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具有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具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现代电网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 二、电力系统调度与运营包含的内容和要
在最左侧下面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这样一个文件夹,里面有100多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大家需要那篇论文在下面留言,我帮你们下载 http://www.docin.com/mydoc-176781054-1.html,这个是地址,需要哪篇直接在帖子下面留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 第三版
给各位推荐一个好的是电力系统视频课件网站,http://117.36.50.55:8080/html/gqb4.htm(西安交通大学 网络学院)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课程基本都有,基础理论对熟悉概念很有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_天津大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基础试题及答案1、CDT规约变位遥信和遥控、升降命令的返校信息以信息字为单位_优先插入_传送,连送_三__遍。对时的时钟信息字也_优先插入_传送,并附传送等待时间,但只送_一__遍2、CDT规约同步字按通道传送顺序分为3组_EB90H___,即1110, 1011, 1001, 0000,⋯⋯。为保证通道中传送顺序,写入串行口的同步字排列格式为3组__D709H______。3、电量系统主站最基本的功能应包括_数据采集功能_、_数据统计计算功能_、_数据存储功能_、_数据查询功能_、_报表生成功能__等 4、IEC 870-5-101 是同步的通信规约(华东电网远动101规约) 错误5、开关量输入应采用无源触点输入方式,并具有防抖动功能 正确6、按照信息传送的时间和方向,数据通信系统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正确7、从电能表中读出的数据需乘上CT/PT变比才能换算成一次
在配网自动化设计实施时,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最优方案。自动化系统在保证电压质量、降低电网网损的同时,要尽可能简化配电网的结构及减少投资,在充分合理利用能源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调度、无人职守站值班员和保修人员的数量及其劳动强度,做到减员增效。本文发表在《电镀与涂饰》上,文章通过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现状的分析,找出目前电网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了未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电力论文发表范文。 一、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动化阶段,它的主要原理是不同的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支持;第二个阶段是计算机阶段,它主要基于计算机大规模云计算处理相关的配网问题;第三个阶段是使用现代控制理论支持的现代自动化阶段。
一、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动化阶段,它的主要原理是不同的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支持;第二个阶段是计算机阶段,它主要基于计算机大规模云计算处理相关的配网问题;第三个阶段是使用现代控制理论支持的现代自动化阶段。 在配网自动化的第一个阶段里,主要的思路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断路器等二次继保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快速切除故障,不需要计算机介入进行实时控制,在这一阶段里使用的设备主要是二次物理设备。但是,在这一阶段里,受电源和继保装置的影响,自动化程度非常低。在这一阶段,当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不能实时侦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仅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二次设备才能发挥作用;当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后,需要工作人员重新到现场进行整定计算;恢复事故区域供电时,不能自动采取最优化措施;在事故恢
1中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1.1电气自动化体系维护简便 当前电气自动化的体系构成首要技能支持点仍然是微软的Inter-netExplore、WindowsNT,这些技能具有十分规范的履行语言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在该项技能开展的进程中逐步建立了规范的渠道。由于电气自动化体系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的运用,该体系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选用,因而跟着科技的飞速开展,电气自动化体系的维护进程也变的越来越简略便利,体系的操作界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1.2分布式操控运用 分布式操控体系在实践运用中通常被称为涣散操控体系,体系可会集进行办理、搜集数据和会集操控自动操控体系,一起还能够在出产进程顶用数台计算机别离操控多个回路。电气自动化体系的意图即是为了到达对每个运转的构成单元有些进行有用办理
一、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动化阶段,它的主要原理是不同的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支持;第二个阶段是计算机阶段,它主要基于计算机大规模云计算处理相关的配网问题;第三个阶段是使用现代控制理论支持的现代自动化阶段。 在配网自动化的第一个阶段里,主要的思路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断路器等二次继保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快速切除故障,不需要计算机介入进行实时控制,在这一阶段里使用的设备主要是二次物理设备。但是,在这一阶段里,受电源和继保装置的影响,自动化程度非常低。在这一阶段,当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不能实时侦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仅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二次设备才能发挥作用;当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后,需要工作人员重新到现场进行整定计算;
问一下大家,如要达到能够建立变电站或电厂保护装置通信和后台数据库配置,规约处理等等相关综合自动化的水平,需要学习哪些东东??初学期间,文字表达不一定准确,请高手帮帮忙指点一下迷津!!!不盛感谢!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设备管理采用的是人力巡检制,检修方式根据传感器设备故障状态,进行大修或小修。但随着电力供给侧改革、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等问题,企业迫切需要投入设备实时监控的技术应用。 星云联动 提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集控软件,可满足智能电网中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领域的大数据统计、设备集中监控、远程在线管理功能。
1系统结构与性能 1.1系统性能特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监控和管理系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现场安装后可立即使用并稳定可靠运行。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十分便于维护,各部件都具有自检和联机诊断校验的能力,为维护人员提供了完善的检测维护手段,包括在线的和离线的,都能准确!快速的进行故障定位,维护人员都能在现场自行处理。计算机监控和管理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为:主要设备大于20000h,系统总体大于17000h。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当各软、硬件功能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通信出错,或当运行人员在操作时发生一般性错误时,均不引起系统的保护功能丧失或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 1.2信息采集方式:对一个较先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而言,其信号采集应该是可以完全分散分布和下放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控制电缆,简化二次回路。特别是在10kV变电站,可将测控部分合并在10kV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设备手册
电力系统计算机调度自动化_10095829
方便大家复杂和学习,包含内容也多(数据采集\数据通讯\状态分析\经济运行\等等,看图片),另外还有调度试题全集,需要的联系qq:357963858,也是word形式的,哈哈!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总结,简要的分析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电力自动化系统由此应运而生,其借助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时监视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能够综合监控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实施遥控命令,使变电站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监控中心全面而详细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准确、快速地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简便地实现各种数据分析等等。可见,电力系统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化、即真正意义上实现变电站和电网的智能化,就必须运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因为其在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 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等
1、模糊智能方案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科学实施模糊智能控制原理主要将经典的集成理论进行模糊化处理,将模糊逻辑的语言变量及近似推理引入其中从而形成整体性综合智能技术的推理体系。 模糊控制的模拟对象为人的模糊推理能力及决策实践中的实用性控制方式,该理论主体依据相关控制的已知规则及数据首先由模糊输入量展开对模糊控制输出的推导,主要由模糊化、时间模糊推理机、最终模糊判决三个子过程组成。随着模糊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完善,模糊控制中包含的优势性能得到了学术界充分的肯定。例如该控制方法可适用于对不定性、不精确情况的处理,同时可抑制噪声带来的污染问题。 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