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手两个问题:1、人工湿地在促进水生态修复方面有什么作用呢?2、如何营造一个小型的人工湿地?:handshake :handshake
摘 要: 对受污染的河涌水体进行修复, 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开发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人工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它形成了内部的良好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有投资低、 出水水质好、 抗冲击力强、 操作简单、 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 并能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染河涌; 生态修复随着沿海地区城镇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城镇污水处理量日益不足, 大量生活废水和部分工业污水排入河涌, 使河涌变成了污水的纳污通道, 河涌周围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严重破坏。河涌污染是对城镇水资源安全的威胁, 既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又影响经济建设发展。对受污染的江河湖库水体尤其是河涌水体进行修复, 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修复技术主要有三类:( 1)化学方法, 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 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 加入石灰脱氮等, 缺点是易造成二次污染; ( 2)物理方法, 如疏挖底泥、 机械除藻、 引水冲淤等, 但往往治标不治本; ( 3)生态方法, 如放养控藻型
1 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根据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可概括为:湿地生境恢复、湿地生物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相应地,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也可以划分为3大类: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物恢复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技术。1.1 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境恢复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1)湿地的基底恢复: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基底恢复技术包括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湿地基底改造技术等。(2)湿地水状况恢复:包括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和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文条件的恢复通常是通过筑坝(抬高水位)、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措施来实现;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水文过程的连续性,必须加强河流上游的生态建设,严格控制湿地水源的水质。(3)湿地土壤恢复:
香港为了普及湿地的环保意识,所以兴建了湿地公园,希望人们都能认识湿地的重要发现关于它的图片资料不是太多所以发一些上来
据调查目前全国95%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绝大多数污水不加治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严重污染了水环境。若利用闲置土地推广人工湿地处理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水环境污染http://bbs2.zhulong.com/forum/detail7740292_1.html问题,但建设好人工湿地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后期的维护同样重要。那么,人工湿地到底是对水环境的生态治理,还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一大隐患呢?
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的概念、理论与实践
滨湖带是水陆生态交错带(Aquatic一terrestrialecotone)的简称,是湖泊水生生态系统与湖泊流域陆地生态系统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过渡带。滨湖带由陆向辐射带(岸上带)、水位变幅带和水向辐射带(近岸带)组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委员会对于生态交错带定义,滨湖带可以定义为:滨湖带是湖泊流域中水域与陆地相邻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地带,其特征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金相灿,2001)。按其地形条件可划分为:河口型、堤防型、滩地型(如滨湖湿地)和陡岸型(包括岩岸和砾石岸)等类型。滨湖带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促淤造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以及生态旅游等方面(PaulaSelby,2000;DavidPearson,1999)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组成部分和评价标志。2000;郭来喜,1997;FangXing、StefanHeinzG,是湖泊天然的保护屏障,是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按拉姆萨尔(Ramsar)公约,湿地的定义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泥炭、海盐等)、交通和旅游等资源,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成部分交互作用,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面积约2.5×107hm2,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人口膨胀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了来自人类社会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城市污染物的排放(废水、垃圾)、农业面源污染、湿地盲目开垦、滥捕滥捞、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其结果造成河流断流、泥沙淤积、湖泊萎缩、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己经成为全球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迫在眉睫。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研究是揭
据调查目前全国95%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绝大多数污水不加治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严重污染了水环境。若利用闲置土地推广人工湿地处理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水环境污染问题,但建设好人工湿地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后期的维护同样重要。那么,人工湿地到底是对水环境的生态治理,还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一大隐患呢?各位对于湿地的建设是持什么态度呢,希望大家积极讨论下。先表明我的观点;我是持反对态度的,是二次污染:人工湿地处理能力确实有限;后期管理的人工成本太大;在北方缺水地区若使用人工湿地,会存在干涸的问题,昂贵的水生植物也会因此浪费。呵呵,是看到其他网站的,感觉话题不错,拿出来大家学习讨论[ 本帖最后由 liuyinwang 于 2012-1-30 10:00 编辑 ]
人工湿地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话加快,生态环境与城市三废产生了不易调和的矛盾。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作用给我们提出一条可行的解决途径,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投资小而效果比较理想的解决之道,值得每一位园林人的关注!
发现南方的很多小城镇生活污水COD,BOD浓度比较低,氨氮和总磷偏高,水量小,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当前比较流行的市政污水处理工艺都存在工艺和资金的局限性。目前看到有些设计针对小城镇污水,提出了生态土壤+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不知道哪位大侠有这方面的资料和经验,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的
第一次在环保版发帖,就是求助,^_^,希望能有大大能帮忙,请问谁有《湖泊和湿地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与管理指南》这本书电子版啊,有的话请发下啊,我的邮箱scandl9906@163.com
请问表面流式人工湿地如何设计?比如表面布水方式?布水管内流速?出水收集方式?等等,请各位高手指教,谢谢! 急!急!急!!!
现在国家对雨水的利用强调比较多,初期雨水由于其中含有很多污染物质,所以需经过处理后才能得以利用。本人正在打算用人工湿地的方法来处理初期雨水,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将初期雨水有效的储藏起来,调节池该如何进行设计。另外,在暴雨阶段,如何避免冲击负荷过大,也就是说,如何让拦蓄下来的初期雨水慢慢地流过湿地,如果很快的流出湿地的话,处理效果肯定不好。望各位不吝赐教!
目前本人正在做毕业设计,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工程,需要人工湿地作为末端处理工艺,有谁知道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案?谢谢!!!
请问有没有人知道,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怎么计算啊,是不是表面流人工湿地就是流量/面积啊,如果知道的话,请把详细的步骤说一下啊,谢谢诶啊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从事人工湿地的研究、开发各种应用近十年,是国内人工湿地在工程中实际运用较早的单位,在全国有近三十多个成功案例。今天介绍人工湿地在景观水循环利用上的成功案例:07年我做的北京中关村中国环保科技示范园(北清路顶西头)人工湖循环水处理工程,当时方案为10000平米,但是业主只同意做5000平米,造成循环量减少。所以形成鲜明对照,前面的湖清澈透明,后面的湖水质要差很多。在景观水循环利用方面有需求的朋友请联系,共同探讨提高。 顺祝商祺 蒋君上 18921326595,jrj_18276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