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李彦军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李彦军

  • 三峡库区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三峡库区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由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助,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国家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完成的“三峡库区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近日通过验收。该项目综合应用遥感、GIS、GPS等技术对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水质、滑坡灾害进行监测和过程建模,取得了多方面研究成果: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3S”技术与常规监测相结合的库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质水环境、地表形变与滑坡灾害监测技术流程,实现了点-面相结合的连续监测与时空建模; 2、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三峡库区典型试验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环境、滑坡等生态环境现状,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对库区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具有的参考价值; 3、通过结合1990年以来的多期Landsat TM/ETM数据、2000年以来的Terra/MODIS数据及地面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基本掌握库区近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宏观变化的空间分布基本情况及成原因,得出有一些重要结论,可为重

  • 分析软基路堤施工监测技术

    关键词:软基路基 监测技术 引言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在软弱地基上面进行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由于软弱地基的特殊性质,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路堤的填筑速率,严密监控填筑段的路基变化情况,边施工,边监控,监控所得结果又用于指导施工,否则盲目地施工,一味地追求工程进度,不顾地基变化的实际情况,有时将造成严重工程事故及重大经济损失。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探讨高速公路软基路堤施工监控技术,并提出了一些见解,供同行参考。 1、软基路堤施工监测的原则 1.1.监测点应设在观测数据容易反馈的部位。地基条件差、地形变化大和设计问题多的部位和土质调查点附近均应设置观测点。 1.2无论在路堤的纵向还是横向,测点越多,测得的结果越能反映路堤真实情况。从满足监测需要与施工便利性考虑,一般路段沿纵向每隔100~200m设置1个观测断面,桥头路段应设计2~3个观测断面。 1.3沿河、临河等凌空面大且稳定性差的路段,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土体内部水平位移的观测。对

  • 浅谈桥梁自动化监测技术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它可以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可以穿过高山平原,跨过江河大海,让桥路相连,让桥隧相通。作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桥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不过,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桥梁由于受到环境、车辆、风、雨、雪等作用的影响,会导致结构各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检测和维修,不仅影响行车安全,缩短桥梁使用寿命,还可能发生桥梁破坏和倒塌事故。因此,要确保桥梁安全,超前防护是关键。预知风险,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才能守护桥梁的安全,交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安全。 通过分析桥梁的受力特点和主要病害形式,确定测项和监测方案,建立针对桥梁结构安全的自动化监测系统。 桥梁结构监测以挠度监测为主,力监测为辅。挠度测量包括“静挠度”和“动挠度”测量,“静挠度”反映桥梁的总体变量,“动挠度”不仅反映桥梁的变形趋势,还可以直接反映桥梁的损伤程度。 桥梁裂缝会减小梁体的有效截面高度,致使桥梁挠度增加,而挠度又会加速裂缝发展。因此,裂缝和挠度监测是中小桥最主要的两个测项。针对大桥、特大型桥梁,

  •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清单(更新至2023年5月)

    根据《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7号)规定,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包括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生态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技术要求、生态环境标准样品等。其中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熟悉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每一个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固定源废气取样点的设置。

  • GPS桥梁变形监测技术研究探讨

    1变形监测 所谓的变形监测是指利用相关测量仪器及方法将矿山岩层与地表运动、大坝、边坡、地表沉降、大地形变等以数据或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分析其安全性的基本资料,为预测和预报变形的发展趋势及速度做出科学的合理解释。按照变形监测的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工程建筑和局部性变形研究、区域性变形研究、全球性变形研究。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变形监测,其检测原理及方法都是类似的,监测内容也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地面沉降,为了准确的对地面沉降做出准确的预测及及时的防护措施,需要对地面变形做周期性观测,切实掌握地面回升与沉降的基本规律;二是土工建筑物,这类变形监测主要依据不同的构造物做出不同的变形监测内容;三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这类变形监测主要包含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动态变形监测、建筑物自身倾斜裂缝监测以及建筑物基础的均匀沉陷等。变形监测的主要意义为研究变形的规律,做变形分析及预测、验证结构设计,反馈施工质量及评估

  • 浅析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及应用

    “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防洪安全、城市供水保障等大型监测体系都需要有水资源水量监测子系统。“十一五”水文发展主要任务之一,是强力提升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提高水文测报能力和测报自动化水平 [1]。本文对比分析了流量测验方法的适用性,结合案例介绍了监测技术的应用。快速、准确地开展流量测验,已经成为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防汛抗旱的基本要求[2]。 1 监测技术简述 流量测验是水文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中

  • 有关建筑和桥梁结构监测技术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地产人 于 2015-11-17 17:20 编辑 如题,现役的建筑与桥梁结构很多,健康监测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目前讲述健康监测方面的书很多,但是大多是泛泛而谈。看了一些规范和相关资料,有以下不解。不解之一:结构分析模型修正,一些书讲的是根据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关系来解决。没有讲具体方案和措施。有人具体知道是什么方案和具体措施吗?不解之二:现在施工期间需要监测的内容很多,具体需要监测哪些内容?是不是每一项都需要检测?竖向检测是在基础底部放传感器吗?有谁知道的,能讲讲竖向检测原理和检测布点的具体方案吗?目前就只有这两个问题,请大神赐教。

  • 螺栓预紧力检测及在线监测技术

    螺栓预紧力检测及在线监测技术

    基于超声波法的应力测量的理论依据是声弹理论,该理论描述了介质中的超声波传播声速与应力之间的准确关系。通俗地讲,介质中存处于受力态,超声进入该区域其传播的速度将发生变化,通过采集捕捉介质受力前后超声波声速的变化量应用声弹理论就可计算出应力的大小。

  •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大家分享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洁净室监测技术与洁净级别判定

    洁净室系指应用空气净化技术改善生产、科研及其它工作环境, 对空气质量及尘埃粒子、温度、湿度、压力、噪声、照度、风速和浮游菌等微环境进行有效控制的相对密闭空间。涉及卫生相关行业洁净工作室包括医院制剂室、手术室、胚胎移植室、特别护理室、卫生防疫部门微生物检测室、超净工作室、实验动物饲养环境以及防疫制品、食品、保健饮品、药品、化妆品、纯净水生产和储存等; 其它行业有化工、硅、光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的生产灌装或成品储存及其它科学研究机构的实验室等。

  • 电力系统主要参量的监测技术

    电力系统主要参量的监测技术 摘要本系统采用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微机系统对电力系统的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因素、无功功率、频率等主要参量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

  • 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现代大型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的概念 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实际上是一个多参数(包括温度、应力、位移、动力特性等)的监测。所谓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就是指利用一些设置在大型桥梁关键部位的测试元件、测试系统、测试仪器,实时、在线地量测大型桥梁结构在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并通过对这些大型桥梁结构关键部位的测试数据的现场采集、数据与指令的远程传输、数据储存与处理、结构安全状态的评估与预警等一系列程序,分析大型桥梁结构的安全状况、评价其承受静、动态荷载的能力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为运营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涉及多个学科交叉领域,随着现代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信号分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正向

  • 城市隧道施工综合安全监测技术应用

    1 工程概况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小什字车站及区间隧道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线路起讫里程:K13+766.39至DK14+405.908,全长639.518m。车站及区间隧道均采用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其中小什字车站为一号线与六号线的换乘站,最大开挖断面面积达430m2,开挖宽度26m,高度20m,埋深约9~15m,其中岩层仅2.9~10m。施工重难点多,安全风险大,监控量测工作极其重要。 1.1 沿线高层建筑及文物古迹遍布,工程沿线两侧有30层高楼百强大厦、重旅大厦、西南证券等林立,更有文物保护单位建设银行、罗汉寺等古迹。建筑物与隧道距离很近,如建设银行距隧道开挖边线1.9m,百强大厦独立基础与隧道拱顶的竖向距离为5.4m。

点击加载更多

生态监测技术

生态监测技术专题,为您提供生态监测技术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生态监测技术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生态监测技术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生态河道技术

河道生态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