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事故的致因和对策 论文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1关于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1.1管理层面。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也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这些问题本身就为建筑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需求量较大,建筑行业也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但我国在建筑市场方面的管理水平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水平,并不适应现代建筑市场的发展,这就使得建筑市场管理较为混乱,承包、转包现象较为常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难以得到落实,发生安全事故时也不能明确责任,各个企业互相推诿卸责,这种不良现象使得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很难难以施工企业的重视。再者,目前还存在建设单位为了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正常的流程走,而是违背合同,故意拖延资金,或强行缩短施工工期,这些
建筑施工常见事故与防范对策
今天,我同学问了一个我自己难以解答的问题,请各位大侠帮忙!!问题如下:我同学负责一个收费站的收费大棚管理,收费大棚的构造是(基础顶到8.800为柱子,8.800这里有梁,8.800也就是梁顶标高,梁将柱子连在一起,)(8.800~9.900也为柱子,只不过增加了一些梁上柱,上面是屋顶,这里面没得板),请问底层柱子高8.800,柱子如何织模,分几浇捣?脚手架如何搭?(是不是跟搭外脚手架似的,选一长一短的脚管先错开,然后再接着往上搭,如果这样,地面要不要硬化处理),请各位帮忙!!如果你能解答,请把参照的规范的名称和引用的话写在上面,谢谢!!![ 本帖最后由 andy151699372 于 2009-5-8 09:57 编辑 ]
建筑施工脚
图纸简介: 住宅建筑施工图设计案例著名设计院作品…… 投稿网友: design_landscape 上传时间: 2013-07-30 图
现在干施工真的好累啊,大家觉得干施工还有前途吗,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有一身不错的专业技术,但是在工地上你要会的技术并不是那么简单,要在工地上混有点吃力
建筑施工事故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 2015年出版.pdf
共八个包。
图纸简介: 住宅楼建筑施工图设计案例著名设计原设计作品 投稿网友: design_landscape 上传时间: 2013-07-30
BIM学习只是纸上谈兵?
建筑施工裂缝防治图解与案例精选.pdf
把原来的图片做成了PDF格式。1/12
很是不错0
建筑施工的特点是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建筑业在我国各行业中属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安全生产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发生事故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又会造成家庭的不幸和悲痛,影响企业的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为此,对建筑业的伤亡事故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事故的成因及对策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根据建设部公布的事故信息:2003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582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240起,死亡25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46.24%和44.16%;2004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69起,死亡199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88起,死亡9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52.07%和48.74%.事实表明,在建筑业“五大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因此,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筑业伤亡事故的关键。 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规定,凡
图纸简介: 小型办公楼建筑施工图设计案例 投稿网友: design_landscape 上传时间: 2013-07-31 图纸省份:
众所周知,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一般都是一个露天加工场,场内进行立体名工种交叉作业,拥有大量的临时设施,经常变化的作业,除了“产品”(即建筑物)固定外,人、机、物都在流动,若稍微不重视安全,就极易引发伤亡事故。总结分析近年来建筑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不难得出,建筑工地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据统计,80%以上的伤亡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建筑施工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呢? 全面设置安全装置 一是防护装置,就是用屏护方法与手段把人体与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危险部位隔离开来的设施和设备。施工活动中的危险部位主要有“四口”(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五临边”(指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及原始环境中遗留下来的不安全因素等。防护装置的种类繁多,按理讲企业购买的设备应该有严密的安全防护装置,但由于建筑业流动性大、人员繁杂及生产厂家的问题,均可能造成无防护或缺少、遗失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