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附件,低压系统为TN-C系统,此照明回路设计是否正确?
在10kv和35kv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如果我计算出来的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是90安,是不是要依据这个数据来选择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10kV不直接接地系统,一般有消弧线圈和小电阻接地,在小电阻接地的系统,接地变保护装置跳闸出口跳母联分段和10KV进线,同时分段备投装置要跳接地变,但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接地变均没跳母联和进线,以上对一个220KV变电站,双变压器,三绕组,220/110/10KV,有一10KV母联分段。请教各位其中的原理。
众所周知,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所以线电压仍然对称,三相负荷电流对称,允许线路继续运行1~2个小时。下面分析对地关系的变化,先看下面两图:在A相接地后,忽略负荷电流和电容电流在线路阻抗上产生的电压降,在故障处各相对地电压为:Ua=0;Ub=EB-EA=√3EA(滞后于A相150°);Uc=EC-EA=√3EA(超
各种电气接地系统说明和区别
关于接地系统的争议颇多,实际上关键是理解其内涵。TN-C和TN-S只是接地方式的区别,只对接地设备或接地用户有意义,TN-S系统的供电,只是能够提供用户零、地分开的条件,并不意味着用户必须一定要使用它的PE,比如一般照明和不须接地的三相设备,对于下级配电系统,完全可以使用四线制引出,形成自己的TN-S。
看图纸时经常会有中性点接地方式。低压侧有TN-C、TN-S和TN-C-S这几种接地系统。低压侧接地系统是如何确定的?每次看图时,上面总是说用某种接地系统,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用那种系统
为什么回路电流走零线不走地线,而漏电流走地线不走零线,零线地线原理是什么? 如图所示,
本帖最后由 稳扎稳打 于 2016-3-2 10:45 编辑 厂房一附跨楼内设有10/0.4kV变电所,变电所低压屏接成TN-S为厂房供电。厂房二距厂房一约70米,厂房三距厂房一约90米,均由厂房一变电所供电,请问厂房二和厂房三该用什么接地系统,TN-C-S ? TT ?变电所低压0.4kV到厂房二、厂房三的出线用四芯电缆,该电缆在变电所内和厂房二(三)进线柜内PEN线该怎么接?
电源装置的接地系统 电源装置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和工作特性所限,在复杂多样的电磁环境中工作,极易受到各种干扰源的影响,以致扰乱信号的传输或使信号发生畸变,造成有电源装置供电的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采用接地技术,是保证电源装置可靠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也是保证电源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一、电源装置接地的分类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各种电源装置的接地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给电源装置供电电源中性点的工作地:指稳定的供电系统中性点电位的接地; (2) 电源装置的防雷保护接地:指在雷雨季节为防止雷电过电压的保护接地; (3) 电源装置的安全保护地:指为防止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设置的微电子装置金属外壳的接地; (4) 电源装置直流系统地又称为逻辑地、工作地,它为微电子装置各个部分、各个环节提供稳定的基准电位(一般是零点位)。这个地可以接大地,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公共点。系统地如果与大地不相连,即系统地处于悬浮工作状态,称之为浮空地; (5)
关于低压接地系统的接地型式是否有明确的相关规范要求采用TN-S的型式。最近拿到一份设计院关于一个新厂房的图纸,接地型式采用的就TN-S,但能否采用TT与TN-S相结合的方式。寻求规范!感谢
请教大家两个问题:1、本来已经有一个接地系统,如果想把其中的一小部分独立出来在再设置一个接地系统,那么这一小部分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再单独设置接地系统。2、哪本规范规定“能同时触及的导体部分应接至同一接地系统”。谢谢!
从书上看到1、 保护接地(引3根线来的设备):当电线设备绝缘破损,外壳接触漏了电,接地线便把电流导入大地,从而消除危险,保证安全。2、保护接零(4根线):它是指电气设备带有中性零线的装置,把中性零线与设备外壳用金属线与接地体连接起来。它可以防止变压器高低压线圈间的绝缘破坏时而引起高压电加与用电设备,危害人身安全的 危险。 380/220或220/270V,中性线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设备外壳,均应采用保护接零。 三相三线也均应采用保护接地。我通常都是用中性点直接接地,三相四线制,第4根是零线还是PEN线呢?设备外壳是否只要和零线连接,而不要再接地了呢? 那么我如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三相5线制,应该就叫保护接地了吧?那它如何消除上面讲的高压电隐患呢?我现在做的图上,就是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然后pE和n线分开,因为有一些小型照明箱,所以用5线制, 但同时也有一些大型电机,我打算只引4根线过去,不引pe线,考虑到电机二次用到N线,所以引零线,那么这个接地怎么处理?能否从控制箱引3根相线过去,设备外壳引线直接接地?
现行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强条要求“4.1.3 变压器中性点应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本人现在做一个变电站,里面有较短的几段35kV单芯电缆,大概只有几十米长,领导定了用两端直接接地,请问下需要用直接接地箱吗?因为之前初设的时候没有列这个材料,所以纠结这个问题,是否可以不用直接接地箱,如果可以不用,又该怎么做接地呢?时间紧急,在线等,求高人指点!
大家知道接地系统主要分为IT 、TT、 TN、 TN-C 、 TN-S 、TN-C-S这几个类型但是就这么几个枯燥的英文怎么知道是什么接地呢?现在教大家怎么理解:第一个英文单词有I T代表的是电源与大地的关系I:是电源不接地或经过阻抗接地T: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英文单词有T N代表电气设备与大地的关系T:电气设备独立于电源接地点的直接接地N:电气设备直接与电源系统的接地点或引出线相连第三个有C S C-S代表中性线与保护中性线的关系C:是中性线和保护中性线合并 为PEN线(三相四线制)S:是中性线和保护中性线分开 为PE线和N线(三相五线制)C-S:电源侧两线合并,从某点分开为N和PE线。有了以上解释再去和图对照很快就能区分什么系统
建筑采用共用接地系统的话,并总等电位连接,当发生雷击时,由于雷电流巨大,导致接地极上电压升高,而因为总等电位连接,导致与它相连的其他设备和管道电位一起升高,问题来了,PE线也连接到总等电位上去的,应该也要升高,而pe线末端又是跟设备外壳相连接,此时设备外壳,电压是否也跟着升高呢,这么高的电压安全吗,相线电压此时为低压,难道不会发生击穿吗
本帖最后由 yb233361 于 2013-12-8 10:11 编辑 规范要求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变压器保护接地不得与低压接地系统共同接地 ,应分别接地。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如图:他们违反了那条规范!?这个是重点!:lol-------------------------------------------------------------------------------------------------------------------------------------------------------由于题目没有表述清楚导致后续讨论没有办法进行。现根据“
35kV及以下系统通常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该系统正常运行时,三相对地电压等于相电压。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小于相电压,其它两相对地电压大于相电压。接地点流过较小的电容电流,因此称此系统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且故障电流值较小,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可运行1~2h。但长期运行,由于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倍,可能引起绝缘的薄弱环节被击穿,发展成为相间短路,使事故扩大,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同时,弧光接地还会引起全系统过电压,进而损坏设备,破坏系统安全运行。因此,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必须及时找到故障线路予以切除。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会出现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通过检测不同的量就构成了技术特点不同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绝缘监察及选线装置。目前,小电流接地信号及选线装置的设计判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反映零序电压的大小;2反映工频电容电流的大小、方向;3反映零序电流有功分量;4反映接地时5次谐波分量;5反映接地故障电流暂态分量首半波;6信号注入法;7群体比幅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