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关于建筑和结构设计论文

    论文简介:本工程为淄博华联超市,位于中山路以北,首层1552㎡, 标准层1576㎡,顶层 130㎡,总建筑面积6390㎡,总用地面积为4512平方米,占地面积206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2.10平方米 投稿网友:sh521006 上传时间: 2013-10-20

  • 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什么(转载)

    刚出道的同行有时在做一些事时不知道该做什么,根据网友文章和自己总结整理,水平所限请补充! 1 地质报告看什么 1、先看清楚地质资料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好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根据地质剖面图和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评价和了解; 3、确定基础形式; 4、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土层数据等; 5、沉降数据分析; 6、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注意有关地下水地质报告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如果带地下室,而且场地为不透水土层,例如岩石,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压,因为基坑一旦进水,而水又无处可去,如果设计时未加考虑那就麻烦了。 2 钢筋验收验什么 1 钢筋锚固; 2 钢筋数量与直径; 3 钢筋间距; 4 钢筋保护层; 5 箍筋弯钩; 6 后浇带钢筋; 7 拉结筋; 8 钢筋搭接长度及接

  • 现代医院建筑的结构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的结构设计 虽然不是一本书,但是希望对设计医院建筑结构的朋友一点帮助。

  •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与方法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与方法

  • 隔震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些讨论

    最近做了两栋隔震建筑的结构设计,发现现行《抗规》对隔震结构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太完善:1.现行《抗规》(2001)的反应谱曲线不符合长周期高阻尼结构的特点,按反应谱分析得出的地震反应过大。2.对下部结构设计才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计算,感觉过严。3.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与下部结构采用罕遇地震作用矛盾。现提请各位讨论。[ 本帖最后由 xinxinwangye 于 2010-6-20 19:06 编辑 ]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1

    连梁就是剪力墙开洞所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梁,应根据抗弯承载力与抗剪承载力确定连梁高度剪力墙开洞后形成的水平构件称为连系梁,跨高不小于5的宜按框架梁设计,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应按专门规定采用。 高规7.2.23规定了连梁截面尺寸应满足的要求,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连接墙肢与墙肢 ,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 ,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 ,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此外 ,高层建筑中 ,由于连梁两端墙肢的不均匀压缩 ,会引起连梁两端的竖向位移差 ,这也将在连梁内产生内力。在设计时 ,即使采取降低连梁内力的各种措施 ,如 :增大剪力墙的洞口宽度 ;在连梁中部开水平缝 ;在计算内力和位移时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 ;对局部内力过大层的连梁进行调整等 ,仍难使连梁的设计符合要求。 设计的建议 剪力墙的设计应该保证不发生剪切破坏 ,也就是要求墙肢和连梁的设计符合强剪弱弯的原则 ,同时要求连梁的屈服要早于墙肢的屈服 ,而且要求墙肢和连梁具有良好的延性。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要使连梁设计满足强剪弱弯的原则就必须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2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一、 独立基础设计荷载取值不当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多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抗震规范》(GB50011-2001)第4.2.1条指出,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这就是说,在8度地震区,大多数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但这些房屋在基础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必须输入风荷载,不能因为在地震区高层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就不输入。另一种情况是,在设计独立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柱脚内力设计值)只取轴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值,无剪力设计值,或者甚至只取轴力设计值 。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设计尺寸偏小,配筋偏少,影响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安全。二、 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置较深,在-0.05m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将基础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楼为例,该项目为3层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3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最小墙厚度是何含义?房屋抗震横墙是指什么样的墙体?不对齐或不贯通的横墙算不算抗震横墙? 新规范7.1.2条和表7.1.2中,砌体房屋最小墙厚是指结构抗震验算时不小于此厚度的墙体才能承担地震作用,即不论层数或高度,各种砌体类别的墙体小于此厚度只能算做非抗震的隔墙,只能计入荷载而不能做为结构墙体参与结构计算。例如,粘土砖房屋的最小墙厚为0.24m,墙宽度小于此值,如0.12m或0.18m时,不论是否有基础,均只能算做非抗震隔墙。房屋抗震横墙是指符合最小墙厚要求的横向墙体,横墙应以满足抗侧力计算为准。 新规范7.1.7条2款规定“沿平面内宜对齐”用语为“宜”,表示稍有选择,条件许可时应首先这样做,符合厚度要求的不对齐或不贯通的横墙也属抗震横墙。住宅工程中顶层为坡屋顶,屋顶是否需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 住宅工程中的坡屋顶,如不利用时檐口标高处不一定设水平楼板。关于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的计算问题新规范未做具体规定,结构设计时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取质点的计算高度仍不超过4m。 檐口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4

    砖墙基础埋深较大,构造柱是否应伸至基础底部?较大洞口两侧要设构造柱加强,一般多大的洞口算较大洞口? 新规范7.3.2条第4款规定: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两条满足其中的一条即可。但需注意此处的基础圈梁是指位于基础内的,不是一般位于相对标高±0.0m的墙体圈梁。构造柱的钢筋伸入基础圈梁内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对于底层框架砖房的砖房部分,一般允许将砖房部分的构造柱锚固于底部的框架柱或钢筋昆凝土抗震墙内(上层与下层的侧移刚度比应满足要求)。 新规范表7.3.1要求较大洞口两侧要设构造柱加强。一般说,内纵墙和横墙的较大洞口,指2000mm以上的洞口;外纵墙的较大洞口,则由设计人员根据开间和门窗洞尺寸的具体情况确定。填充墙的构造柱与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有何不同?填充墙设构造柱,属于非结构构件的连接,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有一定差异,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如挑梁端部设置填充墙构造柱,挑梁在计算时,应考虑构造柱传递来的荷载。多层砌体和底部框架房屋中,有个别楼层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6

    什么是有效质量系数 要密切关注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达到了要求,若不够,则地震作用计算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般有效质量系数要达到90%以上,有效质量系数是指参与地震计算的质量与结构总质量的比值。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0.9时,基底剪力误差一般小于5%。在这个意义上,称有效质量系数大于0.9的情形为振型数足够,否则称振型数不够。 3)参与振型数与有效质量系数的关系: 3-1)参与振型数越多,有效质量系数越大; 3-2)参与振型数 =0 时,有效质量系数 =0 3-3)参与振型数 =NM 时,有效质量系数 =1.0计算高层带有地下室,嵌固端应该怎么取?如果取±0.00,地下室无法计算,如果取地下室底板但考虑相对刚度,实际结构±0.00开始答:地下室计算要反映侧向土对其的嵌固作用,因此在TAT、SATWE中设有‘侧向土与地下室的相对刚度’,此系数反映了侧向土对地下室的约束程度,如取0则为没有嵌固,取10为完全嵌固,由于侧向土对地下室不能完全嵌固,应取≤10的数,如在软件中缺省为3,也可自己按经验取值。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7

    在使用PKPM软件进行深基础计算时,如何对基床反力系数K取值?答:K值的取用可参阅说明书中的附表,一些地方性规程也提供本地区的K值。一般来说,在同一类土中,偏硬的土取大值,偏软的土取小值。若考虑垫层的影响,K值还可取大一些。当有多种土层时,建议按土的变形情况取加权平均值。K值的改变对荷载均匀的基础的内力影响不大,但荷载不均匀时则会对内力产生一定影响。此时可适当调整K值,选择能得到较理想的内力与变形的K值,并最好使垂直位移不出现负值。SATWE软件总信息中的“对所有楼层采用强制性楼板”选项: 楼层中的房间可能是“刚性板”、“弹性斑”、“板厚为0”等这三种情况,这样在计算楼层平均位移时,只有把楼层中的所有房间均按“强制刚性楼板”计算,平均位移才能计算准确,则位移比也能计算合理;“强制刚性楼板”仅用于位移比的计算,构件设计则不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 ,因次需要进行两次计算。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该如何填?按照《抗震规范》的规定,只有采用底部剪力法时,才考虑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目前的TAT和SATWE软件均采用振型分解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8

    SATWE和TAT软件中“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里的值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可否作为基础设计依据? SATWE和TAT软件中“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里的值是设计值,不可以作为基础设计依据。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某种内力为最大值,但由此而产生的其它内力有可能很小。比如说最大轴力所对应的弯矩和剪力值有可能很小,由这种组合所计算出来的基础并不一定是最不 利组合计算出来的。而次大轴力所对应的弯矩和剪力值有可能很大,由这种组合所计算出来的基础有可能是最不利组合计算出来的。 修改基础参数后,再进行独基条基验算时,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尺寸不一定改变,这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JCCAD的独基条基基础验算菜单中只有验算基础的底面积或配筋不够时才会加大基础的相应数据。如果验算时基础所需尺寸配配筋小于原有基础的数据时,原有的基础尺寸不改变。处理方法:先点取“基础布置”菜单中“柱下独基”或“墙下条基”子菜单下的“独基删除”或“条基删除”菜单清除原有基础,然后再点取“自动生成”菜单,这样重新布置就可以使基础尺寸更加合理。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应采用双向地震作用,并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9

    错层结构当错层高度不大于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各部分楼板应作为独立楼层参加整体计算,不宜归并为一层计算,此时,每一个错层部分可视为独立楼层,独立楼层的楼板可视为在楼板平面 刚度无限大,可作为同一楼层参加结构整体计算错层处框架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得小于600,砼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竖向配筋率不宜小于1.5%;箍筋全高加密,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1.5%;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200。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250,并均应设置与之垂直的墙肢或扶壁柱,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砼强度等级这应低于C30。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3%;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5%。 错层在结构模型中的输入按每块楼板为一层的方法输入,这样两块楼板就被分成两层,分层时在没有楼板的地方就输入上下连通的独立柱和剪力墙,此时要注意洞口的输入,由于错层按两层或多层输入后,层分得很细,往往从洞口中窜过,为了使计算正确,应把洞口上的墙梁按普通梁来输入,在洞口的两端加两个节点,在构件定中定义墙梁,在墙梁的标

  • 我所整理的结构设计的一些知识

    布桩计算问题:桩基础设计中,仅按竖向荷载作用进行布桩,未验算弯矩作用下承台底部边桩的反力。尤其是大跨度结构、框剪结构的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核心筒底部弯矩和剪力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很大,不应遗漏。对于水位较高的地下室和短肢剪力墙、大跨度结构等弯矩较大的承台底部桩基尚应验算是否存在向上的抗拔力(大跨度结构如影剧院、厂房等,柱底弯矩很大,轴力很小,计算结果甚至会出现抗拔桩,这时应加大桩距,即加大反力力臂,尽量避免出现抗拔桩。小高层建筑由于布置较少的剪力墙,且墙肢长度小,墙底弯矩大,也容易出现抗拔桩,可同样处理)。根据电算结果进行基础设计时尚应计入底层隔墙及基础梁荷重或者承台及覆土荷重。 单柱单桩、一柱两桩基础存在的问题:目前建筑工程大量采用截面尺寸较小的预应力管桩,且在多层建筑中采用单柱单桩或一柱两桩基础,柱底弯矩由基础梁和桩共同承受。单柱单桩或垂直于两桩连线方向的基础梁设计中,未考虑平衡该方向柱脚在水平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所产生弯矩因素,基础梁两端箍筋未按框架梁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根据福建省建设厅[2003]24号文规定,单柱单桩之间或垂直于两桩连线之间的基础梁宜按框

  • 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什么(转)

    1 地质报告看什么 1、先看清楚地质资料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好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根据地质剖面图和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评价和了解; 3、确定基础形式; 4、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土层数据等; 5、沉降数据分析; 6、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注意有关地下水地质报告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如果带地下室,而且场地为不透水土层,例如岩石,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压,因为基坑一旦进水,而水又无处可去,如果设计时未加考虑那就麻烦了。 2 钢筋验收验什么 1 钢筋锚固; 2 钢筋数量与直径; 3 钢筋间距; 4 钢筋保护层; 5 箍筋弯钩; 6 后浇带钢筋; 7 拉结筋; 8 钢筋搭接长度及接头率; 9 钢筋接头部位; 10

  • 建筑结构设计群:64946166

    建筑结构设计群三:64946166建筑结构设计群二:33707087建筑结构设计群一:28035900由于群一、群二人员已满,建议加入群三。多多交流合作!

  • 建筑结构设计群三:64946166

    建筑结构设计群三:64946166欢迎加入,人员有限!建筑结构设计群三:64946166建筑结构设计群二:33707087建筑结构设计群一:28035900由于群一、群二人员已满,建议加入群三。多多交流合作!呵呵......

  • 建筑结构设计之楼梯制图

    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本文主要总结楼梯制图经验.

  •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知识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知识

    一) 混凝土结构设计常识 1. 结构设计的三个阶段

  •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一般应按以下基本步骤进行,合理的设计步骤将使结构设计工作健康高效的运行. (1)按照< >或建筑抗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 >确定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结合建筑场地类别,确定框架、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等要求,也就是确定建筑抗震的宏观控制要求. (2)进行结构平面、竖向的布置.通过估算,确定主要竖向受力构件(柱和墙)的主要截面,水平构件(梁)的断面,以备上机计算.此步骤是概念设计的内容,应该对本步骤多加重视.此步骤反映了 结构设计师的方案设计水平,对较复杂工程,有必要时应由结构专业设计负责人会同结构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研究确定方案. (3)准备好上机计算的有关数据、参数,合理确定各种调整系数,经确定无误后上机计算. (4)根据计算机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调整,须经几轮调整后方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计算结果经确认(进行校对、审核)后,按计

点击加载更多

建筑结构设计知识

建筑结构设计知识专题,为您提供建筑结构设计知识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建筑结构设计知识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建筑结构设计知识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