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8.2.2中,关于带边框剪力墙的一些规定。其中第五条:边框柱符合第六章的相关构造配筋规定。那么,此处的边框柱,配筋是否按照相关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配筋?平法表示的时候,是KZ 还是 YBZ/GBZ?
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是边框剪力墙?请教大家!!!还有,边框处的墙,是剪力墙还是填充墙还是都可以?谢谢各位[ 本帖最后由 phyllis1119 于 2010-2-2 15:19 编辑 ]
如图,带边框剪力墙开洞了,中间设了连梁(连梁比暗梁高),那暗梁怎么设?是把连梁连通到边框柱(是否浪费)?还是不设暗梁?先谢谢各位![ 本帖最后由 jujun82 于 2009-6-27 11:53 编辑 ]
图纸简介: 带转换的剪力墙结构,底层有大地库啊,附带商业 投稿网友: s7984657 上传时间: 2013-10-17 图纸省份:
带端柱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在pkpm中直接按柱和墙输入最后出来的轴压比应该是有问题的,请问能否通过别的方式核算这个带端柱剪力墙的轴压比?
本帖最后由 zhi80000 于 2016-4-24 16:31 编辑 看规范和请教后画出的图形,
本帖最后由 fu2jie5 于 2015-6-29 23:11 编辑 墙肢-连梁-墙肢,嵌入框架,边框梁按照框架梁建入模型,边框梁截面不超过连梁,结果影响刚度和周期了。是不是不对?
图纸简介: 很不错的一套对称带坡屋面的一套完整图,纯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抗震等级为3级,带坡屋顶楼梯大样等 投稿网友: ak2009bj 上传时间: 2014-01-12
这两天在单位商讨带裙房加强区高度,也看了其他院的部分图纸,意见不统一。我个人根据规范把现在的思路表述一下,欢迎各位发表意见。一、嵌固端在地面,两层地下室,有些院把加强区高度从地下室开始标注。我认为不对,这个抗规、高规都说的很清楚,从嵌固端开始才是底部加强区。我看了08老规范,那个时候可能表述不清楚,且当时抗规条文说明就注明往下延伸一层加强,而现在新规范已经更新,有的院可能还没注意,包括11G101-1也改为从嵌固端标注。二、带裙房(相连),加强区选择问题。新抗规条文中有一句话,带裙房的加强区也可以延伸至裙房顶上一层,新高规没有此规定,只是在构造上规定,约束边缘构件从嵌固端延伸至裙房上一层。我个人认为这个是选择性问题,按高规加强区跟裙房没有关系,只是在构造加强,按抗规是“也可以”,参照老抗规是“宜”,所以我想裙房不多,可以参照抗规延伸,出嵌固端加强区高度(裙房高度及上一层)以老抗规15m左右为选择界。三、以前约束边缘都是要求嵌固端以下至少一层加强,而新抗规和高规都改为嵌固端以下一层对应边缘构件纵向钢筋不少于上一层。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以下一层箍筋不必按照约束边
剪力墙端部的柱子,到底是按照高规7.2.15条中的端柱设计?还是按照高规8.2.2条中的边框柱设计?两者之间如何区分呢?
1二者与框架柱的关系 从规范对于二者的定义及上文分析的二者用途可知,毫无疑问,剪力墙边框柱截面宜与其他框架柱相同,且其配筋应满足框架柱的相关要求,边框的设置要求如下:
来源:非解构。
剪力墙的边框梁应该怎么理解 ?是建筑物的顶层就是上边 以及外边吗? 在pkpm建模的时候要不要建进去呢 是不是因为他比剪力墙宽 应该建进去呢?求大虾指教
本人现做一工程,不知采用如下结构形式是否符合要求,请高手帮忙指点分析:本工程局部有地下室一层,地上共16层,1`3层框架矩形柱-剪力墙结构(仅电梯井和楼梯四周设置剪力墙,靠结构平面中心位置,全部落地且沿房高通长)作商场用,4~16层异形柱-剪力墙结构作住宅用.3层顶板(4层底板)位置转换,大部分异形柱落在下部对应矩形柱上,少量异形柱用梁抬,层高4.8m,4.0m,4.0m,以上均为2.8m,房屋总高49.2m不知这样可行否,请大家不吝指教!多谢!
⑴结构体系的选择:复杂高层结构还是短肢剪力墙结构?⑵规范规定①抗震等级:a)复杂高层:当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 层及3 层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宜按表4.8.2 和表4.8.3 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已经是特一级的不再提高。对于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 层及3 层以下时,不要求提高抗震等级;b)短肢剪力墙:其抗震等级,应比表4.8.2 规定提高一级采用。注意,这里不含表4.8.3,这是因为B 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和9 度抗震设计的A 级高度的高层建筑,不应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②剪刀墙轴压比:a)复杂高层:剪刀墙轴压比限值不要求降低;b)短胶剪力墙:当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0.7;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培,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③内力计算:a)复杂高层:特一、一、二级落地剪力培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体底截面有地震组合的弯矩值乘以增大系数1.8、1.5、1.25;其剪力设计值,应按规程第7.2
1. 对于L 型墙,SATWE是按两个方向的单片墙分开计算的。所以,L型墙角部在两个方向分别标注了一个暗柱面积。2. 那么,带端柱的剪力墙SATWE是如何计算剪力墙端部的墙柱配筋的?如果是端柱配筋+暗柱配筋,那么,端柱是如何计算的,难道没有考虑墙的作用,是按一根纯框架柱计算出来的配筋?
摘要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纵向结构构件较薄弱,扭转效应较大,文章介绍了该结构的设计系数调整过程及构造措施,使整体结构的各主要抗震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小弟刚学做框剪结构,对PKPM中边框柱按柱输入后,出现的柱配筋数据中单边配筋80,是否要按柱规定配在单边;还是按剪力墙边缘构件(有端柱),总面积(80+65)*2=290配在边框柱内就行。对于这两种配法,不知哪种更准确合理,翻了 SATWE说明,和一些参考书都没有明确说明。希望前辈、高手指点一下(原理也很总要)。
图纸简介: 六度区,14层,1层地下室,桩基础,地点在寿县 投稿网友: lin640614 上传时间: 2013-07-21 图纸省份:
图纸简介: 高层剪力墙结构施工图,7度设防,住宅,图纸为非加密版,供大家学习参考 投稿网友: sunyaohuiily 上传时间: 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