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砌体结构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要求的安全性、抗震性能、耐久性和适用性。一、砌体结构加固1.抗震承载力不满足时,采用的加固方法 1)拆砌或增设抗震墙; 2)修补和灌浆; 3)面层或板墙加固; 4)外加柱加固; 5)包角或镶边加固; 6)支撑或支架加固。 2.整体性不满足时,采用的加固方法 1)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增设墙段或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形成闭合。 2)当纵横强连接较差时,可采用钢拉杆、长锚杆、外加柱和外加圈梁等加固。 3)
本人眼下正在做一个车库设计,甲方希望采用砌体结构,不知B轴墙体多大截面才能满足要求?若改为砼墙,纵横墙如何连接?砌体结构和砼结构哪个更好,请指教,多谢!
我现在做一个五层砖混的办公楼,里面有很多梁,用来支撑上层隔墙,用PKPM08版的砌体结构建模计算,板可直接得出配筋,梁不知道怎么搞,我现在有两种方法,请大神指正 1.用探索者里面的连续梁计算,单个构件计算, 2.用PKPM里砌体辅助计算工具计算里面的挑梁,(计算书不能复制)还有一种是生成SWATE数据,然后得出里面的梁配筋面积,现在已经按这种方法出图了,才知道这个是不对的,现在比较愁人,求前辈指教,谢谢!
世界城市的发展已有5千多年,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中,城市化的程度大多在70%-80%以上。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1%,21世纪将成为真正的城市化世纪。
虽然题目讲的不是很清楚语言有很多错误,但是还是按我的理解回答,科普一下。一、这不是柱子。题主所说的门框上方的水泥(混凝土)支撑柱子,让我很困惑。不知道题主是不是学土木工程的,表述有一些问题。我们通常指的柱是竖着的构件,横着的构件叫做梁。我一开始看了这个柱子很久,数了半天还是6根钢筋(纵筋),而不是题主所说2根钢筋,而且这个柱子也不是在门框上方。此外,这是个混凝土的过梁,而不是水泥。水泥是组成混凝土的一个成分。后来明白,原来题主讲的是梁而不是柱子。这种梁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过梁。这是一个混凝土过梁,里面的有各有两条钢筋。(下部配两根钢筋,无箍筋)二、砖头(砌块)的砌法。用砌块竖着砌圈梁,同时两端有一定角度。可以参见西南科技大学的砌体结构课程教案。三、为什么裂缝是斜45度,不在门框中间。其实是可能发生跨中竖向裂缝的,要看受力情况。如果不浇筑这个混凝土柱子(过梁),用砖砌,就是考虑受弯和受剪两种破坏。在弯剪情况下,如两端(支座)附近受剪承载力不足,剪切破坏,就会使45度的裂缝。45度裂缝是因为剪应力在横向和竖向是一样大小的。(切应力互等原理)在弯剪情况下,如跨中弯矩太大,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
关于高厚比的计算中,砌规中, 6.1.1中与5.2.1的计算有矛盾。也就是不同材料的修正系数,用在什么地方?是不是仅仅在计算φ时,才乘这个修正系数。其他情况,是否可以不乘修正系数?
砌体结构哪个叫横墙哪个叫纵墙??和山墙平行的应该是横墙吧???
钢筋砼与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方法探微
1.顶层跳梁的倾覆点取在哪儿?施书上取墙外皮,其他资料都用规范公式计算。2.演算倾覆,滑移时是否考虑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3.验算梁下局部承压式时,抗压强度是够考虑面积小于0.3的折减系数,二注2010年真题答案里面是不考虑的请高手指教
砌体结构课件--考二注的好资料
第一次施工型钢砼组合结构,头疼不已。尤其是型钢梁底钢筋间距过密,如何进行砼施工?型钢梁纵筋如何锚固入钢柱子?以下为图片:[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1-5-10 06:46 编辑 ]
今天看到一个砌体结构的建筑,屋顶出有向外突出的造型,不知在计算上该怎么处理。
1. 2011第4.3节要求指定砌体的环境类别。 2. 过去按照《混凝土规范》要求,本地郑州市习惯于将卫生间按“潮湿的房间”确定,所以环境类别属于二a。 那么,按照《砌体规范》“潮湿的房间”的砌体结构的环境类别属于 2 类。则烧结砖最低应采用MU15。而一般上部正常房间采用MU10的墙就可以了。施工感觉挺困难的。
请假各位前辈,砌体结构的基础是做有梁基础,还是无梁基础,在pkpm里面是点墙下条形基础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只有130,无梁的基础宽度达到2m,不知道是不是合理!
今天做砌体pkpm模型,用satwe求解时选用的是vss稀疏求解器,最后计算到一半时说特征值不收敛建议用LDLT三角分解,这是什么意思,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啊,请各位大侠帮我分析一下
施岚青2012版应试指南里面有一个采用弹性方案计算带壁柱墙底截面内力的题目: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为什么这里要先“在排架柱上端设水平不动铰支杆”,然后再“拆除水平不动铰支杆”?
砌体结构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砌体结构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①容易就地取材
砌体规范8.2.9 第三条 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应位置,并宜上下对齐;砌体规范10.2.4 表10.2. 4 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房 屋 层 数 设 置 部 位 6度 7度 8度 9度 ≤五 ≤四 ≤三 楼、电梯间四角,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1.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 2. 预应力撑杆加固法:该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温度在 60 ℃以上的环境中。 3.Helifix
砌体最常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但也有因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的裂缝,则其危害性往往严重。下面主要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从裂缝位置、形态特征、开裂时间、发展变化、建筑特征、使用条件和建筑变形等方面介绍鉴定三类裂缝的方法。一、温度变形: 裂缝位置往往出现在房屋顶部附近,以两端为最常见;裂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