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ER现代复合竹结构建筑
求助:现有一钢结构建筑物,急需报价,不知哪位高手能告知?万分感谢。
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 钢结构建筑的优点主要有:大大节约施工时间,施工不受季节影响;增大住宅空间使用面积;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建筑材料可重复利用;拉动其他新型建材行业的发展;抗震性能好;使用中易于改造、灵活方便;给人带来舒适感等等。 作为新型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拥有10大优势! 1、抗震性:低层别墅的屋面大都为坡屋面,因此屋面结构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弯型钢构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体系,轻钢构件在封完结构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坚固的"板肋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有着更强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适用于抗震烈度为8度以上的地区。 2、抗风性:型钢结构建筑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建筑物自重仅是砖混结构的五分之一,可抵抗每秒70米的飓风,使生命财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耐久性:轻钢结构住宅结构全部采用冷弯薄壁钢构件体系组成,钢骨采用超级防腐高强
BIM-Revit教程建筑+结构建模
膜结构建筑是21世纪具有代表性与充满前途的建筑形式。它打破了纯直线建筑风格的模式,以其独有的优美曲面造型,简洁、明快、刚与柔、力与美的完美组合,呈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给建筑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1、膜结构建筑工程中所有加工和制作均在工厂内完成,可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避免出现施工交叉,相对传统建筑工程工期较短。 2、膜材料具有极高的非粘着性,在我们日常使用不沾锅时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特性。膜材料的表面不仅不易附着脏物及灰尘,而且其表面的灰尘会被雨水自然地冲洗干净,所以经过长年使用仍然保持外观的洁净及
仅仅是调查一下~~~~~看看个位对建筑了解的多不多~~我是了解的很少的`~~现在努力学习ing^^^^
结构外行看建筑-长见识了
美国钢结构建筑抗震规定
建构建筑手册-材料.过程.结构
结构设计搞了这么多年,回头想想收获不少,也有很多疑问,大家讨论个问题,PKPM建模时,结构模型的轴网与建筑定位轴线需要对应吗?如果按照建筑轴线定位轴网,一般柱子都是偏心的,而实际结构柱受力时会有这个建模时候认为确定的偏心吗?如果这样定位的话,结构计算是不是存在两个偏心概念,一个是轴网定位的偏心,另一个是受力不均匀产生的偏心?大家讨论下。
(1)配套部品工业化程度低。钢结构住宅 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与部品、材料集成,是住宅产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现方向和必然产物,因此,钢结构住宅首先要实现工业化。但目前钢结构住宅相关的、技术成熟的部品、配件,或缺乏、或工业化程度低,或缺乏技术标准或与钢结构住宅相关标准不一致,特别是墙体、楼板、阳台、楼梯等,湿作业较多,导致目前的钢结构住宅基本上处于“穿T恤打领带”的尴尬境地。(2)模数化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钢结构住宅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只有楼梯、门窗、厨房和卫生间等部位的模数标准,屋面、隔墙、电梯等大多数部位及部品尚缺统一的模数标准。(3)钢结构设计 优化,如建筑平面及柱网优化、冷弯矩形管代替焊接箱型柱、变截面柱应用、屈曲约束支撑应用等等,降低工程造价,提高钢结构住宅经济性。(4)设计规范的缺失导致部分新型优质钢材得不到推广或出现优材劣用等问题。如现行将高建钢、耐候钢等列为推荐用材,也未给出相应说明,以致在设计中无法使用此类钢材或将优质Q345GJ钢强度按普通Q345钢取值。(5)防腐问题。对防腐涂层层数及厚度做了一般性规定,其防腐效果和维护检修周期缺乏明确标
图纸简介: 二层钢结构建筑及结构详图,包含基础详图,结构详图,建筑详图 投稿网友: su65862088 上传时间: 2013-07-06
预应力是任何膜结构设计的必要荷载,按长期荷载考虑,同恒载效应分析。膜结构中预应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因素,主要与膜材、建筑形式、安装方法等有关。 膜面的预应力水平对所有支承构件(如桅杆、框架、索等)都有影响。预应力是结构特性的固有成分。预应力水平是由找形过程确定的,其值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达到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所有荷载工况都应该包含预应力的作用。 膜结构的预应力是其维持形状和保持结构特性的基本组成部分。膜材徐变等长期作用可能会改变预应力的大小。基础沉降虽然很少发生,也会有所影响。应该考虑到这些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足够的预应力水平。 一般而言,膜面所需最小预应力取决于材料的刚度和强度以及膜面效率(即曲率)。预应力低于上述限值时可能导致膜面受力不均匀或者褶皱,即并非所有膜面纤维均被充分张紧。 也可以通过选用高预应力水平来降低曲率较小膜结构的变形,但预应力的增加会大大减小容许工作应力的可用范围。在设计临时或特殊膜结构时可以选用较小的预应力。 关于预应力的经验取法是经、纬两个方向的预应力值不能低于条带拉伸强度的
最早在建造房屋中使用的金属结构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未的英国。由于当时棉纺厂经常发生火灾,因而在厂房结构中采用了铁框架。 100 年后,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建造了一批钢结构摩天大楼,法国工程师埃菲尔建造了著名的铁塔,金属建筑从此进入了第一个光辉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也建造金属结构的独户住宅,有些金属住宅,至今状态良好。 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钢筋混凝土结构兴起,金属在建筑领域里失去了它的名声和魅力,主要用于建造工厂、飞机库等。 钢结构建筑在 20 世纪 60<
钢结构是指用钢板和热轧、冷弯或焊接型材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钢结构建筑已成为国际现代化都市建筑发展的主流,特别是随着结构解析和钢构技术的提升,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钢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一、钢结构重量轻。钢结构的容重虽然较大,但与其它建筑材料相比,它的强度却高很多,因而当承受的荷载和条件相同时,钢结构要比其它结构轻,便于运输和安装
钢结构建筑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目前钢结构建筑在高层建筑上的运用日益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 优点 1.大大节约施工时间,施工不受季节影响; 2
本帖最后由 结设是艺术 于 2017-2-18 09:49 编辑 高钢建不宜设缝,设保宽防震互碰。缝宽度如何选取?本规范未作规定。 【注释】高钢构:高层钢结构建筑。参见JGJ9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第3.2.4条2017.2.16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的新立项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 BIM可实现信息共享 钢结构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深化设计、材料采购、制造、安装”四个阶段。作为传统建筑的升级版,钢结构建筑已成为大型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等公共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首选,由于上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