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7月毕业到现在工作8年半了,中间换了5家单位,从事了施工、设计、房地产方面的工作,接触了建筑行业除监理外的单位。现在还是一一道来跟大家交流。一、 说实话我高中填志愿的时候压跟就不知道建筑工程专业是干什么的,只是名字还比较好听罢了(总以为建筑学象数学、化学、物理学一
以下文章来源于明源地产研究院 ,作者周雨城 近些年,房地产设计的问题在施工、销售以及交付各个环节不断出现:销售不好的产品往往是由于产品的设计出了问题,成本浪费很大原因也是设计不合理…… 设计部一方面在创造价值,光鲜亮丽;一方面又由于其持续不断犯错,进而成为公司名符其实的背锅侠。 下面笔者就来说说:
房地产-景观-规划-设计
设计院,加班点,浑天暗地房地产,混人际,如履薄冰到底应该去哪?要毕业了应该选哪个?请房地产的前辈和设计院的前辈开始论战!
我是一名地产设计人。 工作十年,设计院五年,房地产五年。33岁是否本应风华正茂,但都说35岁是职场一道坎,2021年偏偏行业又急剧下行,凛冬已至该如何度过,如有暖春又将何去何从? (一)设计院 2011年北方一所大学毕业,先是签了一家上市房地产三方协议,后来毕业选择去了当地省会城市最大的设计院,因为那会听说设计院和施工单位才是学习积累技术的地方,或许以后可以走的更远,将来再转房地产或其它单位也是可以的。当然我是幸运的,应该是那年我们学校唯一进这家大院的本科生,一同入职的是同校的研究生师兄。 设计院是梦寐以求的开始,但日子慢慢回归枯燥、简单但又充实,加班时而有之。人总是不满现状熬不住的,三年后开始有换换环境的躁动,也试过接触一些新的工作机会,最后还是坚持到了2016年,正式离职,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回过头来看,感谢自己的坚持,设计就是三年入行五年独立,五年以上设计工作经验也往往是甲方招聘的一个硬性条件之一。 (二)房地产 2016年设计院出来,辗转去了一家本土房地产。日常工作状
一直以来,设计师总是专注于“画图”;更有甚者,常以自己的“手绘稿 ” NB为荣,而两耳不闻其他事。 但随着房地产行业从“高峰”回落,各类设计师们就觉得“日子不好过了 ” 。有的跨界去做了民宿,有的去做了新媒体,还有的直接就离开了行业。而留在行业里的人则无比的焦虑,每天憧憬着“突破
收录于话题
首先,地产景观设计最理想的介入时间,是在总图规
如题
虽然搞设计的对甲方的限额设计都烦感,但相信甲方定的指标不会是拍脑袋定的,也是经过统计才得出的。讨厌归讨厌,但有机会还是看看,总有些帮助。
现在地产越来越不景气.其实对于地产的广告与景观设计就变的越来越重要成为吸引顾客的首个要素.虽然说楼市销售进入了一个低迷期,但是买房的依然大有人在.那么如何吸引那些顾客来参与购买则成为了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楼盘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对于生活人注重的是环境.如果在景观上具有与众不同又不失舒适的一面,自然会给顾客留下极佳的印象与好感.景观设计做好了,在宣传上也有更多的广告点可以做."孔雀理论"成为了目前成功销售非常重要的一点.心理学上说当一个人的注意力没有一直收到吸引能量而被引导进入"催眠"状态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多的考虑许多现实的问题.而一般的地产企业内部设立的地产景观策划,缺少了大型项目的经验与创意实战相结合的能力,导致了小区没有什么特色,不能够另顾客产生"催眠"效果,因此顾客看到的都只是房价而不愿意去更多的做考虑.举例来说,景观公司为地产开发商做过的一些景观设计,调查结果显示顾客总是会留恋往返,在价格的商量上会展现出更多的余地.还有许多自己做和找专业公司做的景观设计带来不同效应的案例.具体的大家
1、 大地下室机电安装净空要求为650mm 2、 当地下室层高紧张时,可采用BIM技术进行管道二次深化设计,降低出错率 3、 当地下室管道系统较多且复杂时,可采用综合支架进行分类规整 4、 降低大地下室层高防排烟系统可以采用诱导风机系统 5、 没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平米 6、 大型商业或甲级写字楼机电安装净空要求为1000~1200mm 7、 预留预埋中,室内消火栓选型一般要求壁厚为150mm 8、 预留预埋中,涉及墙洞预留尺寸应比设备口径大一个规格 9、 预留预埋中,出外墙套管应为柔/刚性防水套管 10、 机电立管应设置在隐蔽区域,尽量不影响外立面,如:端柱、构架、装饰柱内等 11、 在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时,一定要将该项目特殊设备房功能配套以及空间要求充分预留到位,必要时需前期要求该系统设计单位介入,如:洗衣机房、大型厨房、水处理设备机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