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刘长寿:上海为什么拼命“发展”地铁

    刘长寿:上海为什么拼命“发展”地铁 我有一篇帖子,“刘长寿:揭示上海力争地铁世界第一的苦衷”,内中有两个内容,苦衷和黄浦江上“刘氏江上路桥系统”。 兹分开两篇,本篇专述苦衷,编为系列 交通新说之十。 中国各城市要结合具体,盲目学习上海,拼命发展地下轨交,妥当与否,要看本地实际。 一、提要

  • 地铁项目初尝BIM技术“甜头”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地铁项目初尝BIM技术“甜头”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BIM 不管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还是上海中心、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精致建筑,都涉及到政府、业主、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部门和环节,每个部门又包含如结构、暖通、给排水等多个专业。随着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分工也愈加精细,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越发重要。而一项新技术的应用,编织出一个完整的数字模型,让一切先在电脑屏幕上立体呈现、精确计算、灵活设计,省时、省力、省心,这就是BIM技术。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数据信息能实现共享和监控。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BIM在中国不但得到了广泛地认识,更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深入到工程建设行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大规模设计复杂的概念性项目,还是普遍存在的中小型实用项目……BIM在中国经历了多年的市场孕育,已经开始起跑加速。如今,要不要用BIM已经不是问题,如何用好BIM才是问题的关键。 据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信息化研究中心项目经理宇民介绍说:“目前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采用相关

  • 原来地铁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欧美 作者:佚名 阅读:327 时间:2006-3-12 文章录入:竞翔 责任编辑:竞翔 伦敦地铁 伦敦地铁历史悠久,是世界第一个地铁系统。除部分路线外,列车行走的管道狭窄,车厢也是比标准的铁路车厢为窄和矮。很多车站月台和通道都是拱形的,像是一根根管子,被称为Tube。 一些较旧的地铁站,设备简陋,灯光昏暗,部分墙壁和天花剥落。伦敦地铁车厢除狭窄外,也是没有空气调节的。车厢主要通风来自车卡之间通道车门的车窗,或车卡旁边窗户的小窗。伦敦地铁行车不稳,噪音亦很大。车卡之间的通道是外露的,但有车门保护,车门上贴有告示,行车期间是不可以使用的。若想像香港地铁车卡之间站着大量乘客,在伦敦可不行了。伦敦地铁(或其他铁路)另外有一样很特别的地方,是它的车门是有开关按钮,如果你不去按钮开门,车门也许不会开启。当然,伦敦地铁也有它的好处。伦敦地铁网络四通八达,车站指示和车厢广播亦算充足,使用地铁前往目的地,一般不用害怕迷路。巴黎地铁 巴黎的交通之便堪称世界之最。巴黎的地铁历史悠久,风貌别致,

  • 人工冻结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冻结法是地下工程施工中常用的辅助工法。通过对冻结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的介绍,分析了冻土温度场的发展,以及温度场与冻结壁发展的关系。优质工程类期刊《工程**》社内征稿 评职有效 编辑QQ:2910456983。阐述了人工冻结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地铁轨道交通在国内研究和发展现状

    地铁轨道交通在国内研究和发展现状

    1绪论 1.1引言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一部分,作为一个世界上通用快捷的解决交通拥堵的方式之一,因其拥有快速、便捷、准时、运输能力强等优点,伴随着城市化率越来越高,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许多国内大中城市都陆陆续续地开始建造地铁,不光国内地铁建造越来越多,许多国外的大中城市也建造了许多地铁和正在建造地铁来解决拥挤的交通[2]。 中国城市化率从1991年就达到26.9%,到1996年达到30.5%,突破了 30%,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截止到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己经超过50%,由于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以及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城市里车辆越来越多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2009年,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10年间年均增速为5千公里,但人均拥有的道路交通面积仅12.8平方米,每年增长的道路面积几乎都被同时增长的汽车占有[3]。虽然道路每年都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加宽,但其增速仍然没法和日益增长的汽车持有量的增速相比,堵车在一些城市的早晚高峰期间时常出现,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

  • 土压盾构技术在我国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1. 我国城市地铁工程的概况 城市地铁工程是一种快捷、安全、大众化的交通形式。世界上先进国家中,城市人口达200万以上的城市都建有地铁,并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我国上海、北京、广州已建成7条约120km长的地铁,正在各大城市建设的地铁工程10项,长约250km。地铁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己经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安全的盾构掘进。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南京、天津等地铁工程目前有50余台土压盾构用于区间隧道施工。其中,90%为Ф6.14~6.34m的土压盾构,上海地铁还引进5台Ф6.3m×W10.9m双圆型土压盾构正在进行双圆隧道掘进施工。土压盾构具有土层适应性广、机械化程度高、开挖面稳定、掘进速度快、作业安全等优点,在地铁隧道工程中有广泛的发展前途。 2. 土压盾构的机

  • 地铁高架施工依据什么规范?

    本帖最后由 didi_liu 于 2013-2-22 10:30 编辑 城市地铁施工依据哪个部门的规范呢,是铁路规范,还是公路桥梁规范,还是城市高架????

  • 关于测绘的仪器发展历史

    最近想写篇文章,介绍测绘的仪器发展历史,时间跨度在1900~2000年。目前就是关于游标经纬仪、四脚水准仪的仪器有些模糊,缺少图片及详细准确的说明。 找遍网络及我周边的资源,对这个问题也一筹莫展,只好求助于广大同仁。有知道的不吝赐教,一起讨论。 莫忘历史,我也希望有能力的同志能串起这段历史。 大家都是以土木为生,自己最常、最可靠工具的前世今生还是应该了解。 拜托大家了!

  • 地铁机电----通风空调

    地铁机电----通风空调

    本帖最后由 y6031818 于 2014-8-1 22:24 编辑 话说去年7月份来无锡地铁,算算今年已有一年了,期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离职跳槽----到省级检测中心------再回到初始单位,,但是辞职信都交上去了,想想从检测中心回到现在单位有点后悔,,在这段时间内,大学四年的女朋友彻底断掉了关系,其实到现在还是放不下她,,一言难尽,,做施工的我们都是苦逼的开始,,坚持下去肯定会有回报,, 今天发一些现场施工,,说实话,我们做的这些东西真心差劲,,

  • BIM发展的未来,你还等什么?

    10年以前就有人预言BIM是继“甩图板”之后的第二次变革。按照这个预言推理:10年后的今天,大多数设计院都应该实现了用BIM做设计。事实呢,事实是大多数设计院还是以二维设计为主,只有极少数设计院才用BIM做设计。时至今日,预言家仍旧继续同样的预言,没有人会和预言家的预测较真,但我们应该探究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究竟是什么导致设计院无法全面普及BIM设计的?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解决问题,而是找不到问题的本质,接下来回归我们今天的问题:所谓的用BIM做设计,应该是用BIM做三维设计而不是用BIM做二维设计。BIM本身就是一个三维设计的理念,它的核心就是模型数据为主,二维图形为辅的逻辑。如果用BIM做二维设计,那就好比让一个8岁的孩子穿5岁的衣服,得硬套进去,肯定别扭。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设计院交付的成果是“图纸”,图纸必须符合国家的二维制图规范和标准

  • 关于电气的发展方向问题。

    我是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在一个在建电厂做甲方。对电气非常有兴趣,但是,我们厂建好后我就要进入生产。不知,我能不能考注册电气工程师?难道注册电气工程师一定要搞设计的才能考吗?

  • 对论坛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本人大概在www.gpszx.com建站伊始就注册了ID,然后因为上网不便很长时间(几乎2年)没有光顾,最近又想起我们这个“网上给排水工程师的家园”,发现这里很丰富很热闹,当然也看见一些不是很让人满意的东西,因为我很希望我们这个家园能变成精品,所以在次斗胆发表一下自己关于论坛发贴回贴的几点拙见:现在有些朋友在本论坛里顶起若干“千年老贴”,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如果有问题不是很明白可以再起一贴,大家回答起来也方便(因为我回复都会把每一楼都看看的,如果感觉有的朋友说的和我的看法一致了就不再跟了)还有些朋友可能刚入行,完全对规范很陌生,我建议应该好好从头到尾看看规范(基本的就那几本,比如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再加个技术措施)先看规范理解不清的或者有疑问的再拿到社区来让大家讨论,这样不仅让社区的帖子水平大幅度提高,也对阁下个人水平有很大的促进。再有,有的朋友看见新贴非常热情,踊跃跟贴,我建议您在考虑回复的时候先看看别人的跟贴,这样就避免了回复内容完全一样的“孪生贴”,性质有如灌水,而且是低级灌水。。

  • 斗拱的发展及其力学功能

    斗拱是我国历史上独有的建筑形式。梁思成先生曾说“斗拱在中国建筑上的地位,犹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以其强烈的个性表现,素有“远看屋顶,近看斗拱”之盛誉,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也是我国建筑学会会徽。 

  • 地铁隧道是如何快速挖掘的?

    现代的城市出行,地铁是必不可少的出行交通工具。我国的地铁早在 <

  • 我们学水的应该朝什么方面发展

    我是04年毕业生,现在也已经工作了两年整了.在这两年里,我一直没有给自己定位,我先后从事过污水处理工作,建筑给排水,暖通、消防等,并自学强电和弱电方面的知识,发现现在自己的知识面是广了,但所学到的知识都很肤浅。各位发表一下看法,现在这社会是应该学得专业一点,还是应该知识面广一点呢?

  • 寻找有关地铁设计的资料

    谁有关于地铁设计的资料?我现在做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加上车站的围护结构设计,我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谁能给我点相关的资料?谢谢各位!

  • 北京的地热发展怎么样啊、?

    北京的地热发展怎么样啊、?

    我快要去北京从事施工方面的工作了,北京那边的地热应用广泛吗,什么是时下最流行的请北京的同行门指点以下。

点击加载更多

地铁发展

地铁发展专题,为您提供地铁发展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地铁发展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地铁发展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