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吊装电缆沟保护措施,钢结构吊装路线通过电缆沟区域,必须对电缆沟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吊车通过电缆沟区域内,砼强度等级由原设计C25提高到C30,吊装区域内模板及支撑钢管脚手架在吊装期间不得拆除。
1) 压顶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倒圆角工艺,上部阳角采用圆弧形倒角。压顶上部按盖板位置预留柔性垫块孔洞,盖板安装前加设柔性垫块。 (2) 长度偏差±5mm。宽度偏差±5mm。厚度偏差±3mm。对角线偏差≤3mm。表面平整度偏差≤3m
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塑料控制电缆、矿物绝缘电缆、交联取聚已烯绝缘电力电缆及聚氯已烯绝缘电力电缆敷设。
中建协于2007年印发了《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我司根据这一指南要求,并总结原工法应用于新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原工法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工法。对关键工序(电缆的敷设与固定)的安装步骤、方法做了详细规定,保证了预制分支电缆的安全安装与稳定
本工程土方工程挖方必须保证各车道宕渣最小填筑厚度要求进行,必须确保将路基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质清除干净,路线至耕植地段时,必须确保清除20厘米范围内表土。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工期目标、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针对市政工程特点等诸多因素尽可能作了充分考虑,突出
基槽开挖前须加强与各种管线部门联系,掌握各种管线的具体位置和走向,开挖过程派专人监控,保护原有地下及地上管线,确保工程顺利、按期完成。
此次业主招标的泡因为的强电电缆沟工程, 具体内容为:电缆沟长5.1公里,电缆井18座及施工过程中的三通一平 本资料为室外电缆沟施工组织设计,共18页。
本工程装配式电缆沟规格分为1200mm*1150mm(542m),800mm*950mm(148m),600mm*750mm(92m)。沟壁为变截面,下部厚度尺寸150mm,上部厚度尺寸130mm。底板厚度150mm,中间预留80mm半圆弧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塑料控制电缆,矿物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穿管敷设工程。
建筑施工现场的塔吊安装直至拆除的详细工艺,全文共16页 1、 塔机中心位置布置: 本大厦施工塔吊设置在18轴与20轴之间,塔身外边距建筑物侧边5m,塔身附墙支架拉结在A轴与18、20相交的柱上 2、 塔机基础 采用天然地基梁板基础,基础尺寸
《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凡工有堤,有坝,有埽,有牐,有涵洞。”注:“涵洞之式,有淤洼涵洞,有洩水涵洞,有溉田涵洞。以石为之,墙身砌面石,下为铺底石,上为盖口石,墙后衬砌城甎,馀与石牐同。” 在当代,涵洞是指:公路或铁路与沟渠相交的
草坪种植 1.场地准备 草坪种植和栽植其它植物的土方基础不同,在建筑完成以后,地形和土壤条件很难再行改变。要想得到高质量的草坪,应在种植前对场地进行处理,主要工作是地形处理、土壤改良、排灌系统设立。 ①土层的厚度 草坪的一般主导植物是低矮的
内容简介 (1) 旋喷桩采用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工艺,设计有效尺寸大于500mm。敞口段旋喷桩直径采用500mm,排间桩中心距350mm,列间桩中心距400mm。 (2) 旋喷桩的现场定位误差不得大于50mm,钻孔倾斜度不得超过0.5%,钻孔
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是7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它是在静压灌浆的基础上,引进水力采煤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是利用射流作用切割掺搅地层,改变原地层的结构和组成,同时灌入水泥浆或复合浆形成凝结体,借以达到加固地基和防渗的目的。
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是7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它是在静压灌浆的基础上,引进水力采煤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是利用射流作用切割掺搅地层,改变原地层的结构和组成,同时灌入水泥浆或复合浆形成凝结体,借以达到加固地基和防渗的目的。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斩假石施工。首先将凸出墙面的混凝土或砖剔平,对大钢模施工的混凝土墙面应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如果基层混凝土表面很光滑,亦可采取如下的“毛化处理”办法,即先将表面尘土、污垢清扫干净,用10%的火碱
所有沟道底板为钢筋混凝土构造,600×600沟道边墙为砖砌,800×800沟道边墙为素混凝土,1200×1000边墙为钢筋混凝土构造。垫层混凝土C20,沟壁及沟底为C25混凝土。电缆沟过道路处需宽出道路两侧各1m。
1、主要施工状况 本标段起点桩号0+000,终点桩号4+057,里程长度约4.075公里,现状标段范围两侧为山丘、农田和局部居住区、厂区、企业等。原来老路已为双向分隔车道行驶,中央正在施工高速高架道路,对地下埋管,过路顶管施工条件比较苛刻。